1月12日,張近東在蘇寧春季部署會上提出了2015年“三級裂變”的發展方向,即從擴大品類優勢、優化用戶體驗、協同供應商三方面加速蘇寧轉型。
2014年是零售巨頭蘇寧最艱難的一年。財報顯示,蘇寧前三季度796.75億,同比降0.58%;虧損10.79億元,同比下降343.15%。盡管虧損收窄,但不可否認,這是蘇寧連續第五個季度錄得虧損。就連蘇寧曾經最大的敵人、向電商化轉型偏遲鈍的國美電器,在2014年前三季度也實現了10億元的凈利。第三季度蘇寧云商線上平臺實現商品交易84.64億元,而同期京東的交易額為673億元。
蘇寧對公司虧損的解釋是前期在物流基礎建設、對傳統零售門店改造方面的巨額投入所致。從過去五個季度的增長曲線可以發現,蘇寧云商的虧損幅度從穩步擴大到漸次收窄,蘇寧向互聯網零售電商的轉型逐顯成效。
張近東曾說,蘇寧轉型能夠成為中國所有傳統企業、實體企業擁抱互聯網的典范與標桿。2013年,張近東帶著18萬員工和1600家傳統門店開啟了蘇寧向互聯網零售企業進化的過程。無論是啟動線上線下同價策略,提出開放平臺戰略,進入互聯網金融領域。拿下虛擬運營商牌照,還是用收購PPTV,都可以看出在行業動蕩之際,蘇寧轉型的堅定決心。
2014年是蘇寧“一體兩翼”的互聯網路線圖的執行年。“一體”就是以互聯網零售為主體,“兩翼”就是打造O2O的全渠道經營模式和線上線下的開放平臺。
盡管在交易總額方面遠不及京東,但蘇寧易購的增速不容小覷。張近東在春季部署會議上提到,2014年三季度以來,線上占比超過30%,線上的增速提升已成為集團增長的最強有力的引擎。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截至2014年上半年,中國B2C網絡零售市場天貓排名第一,占57.4%份額;京東名列第二,占據21.1%份額;蘇寧易購位于第三,占3.6%份額。
和京東天貓相比,蘇寧在戰線上有所收縮:制定了以大家電、3C和母嬰為主的品類戰略。在大家電市場,蘇寧擁有絕對優勢。盡管去年免費為全國人民手機貼膜的市場活動,幫蘇寧的線下門店積累了相當一部分流量,但在3C市場,京東和天貓牢牢占據了市場主導地位。至于母嬰市場,爭奪更加激烈,除了幾大電商平臺,蘇寧還將面臨唯品會、跨境電商網站的競爭。
線上線下同價導致蘇寧利潤急劇下滑,但在張近東看來,雙線同價是蘇寧推進O2O戰略的根本,雖然過程注定不會平坦。
去年,蘇寧的重心放到了物流和金融上。根據2014年半年報顯示,蘇寧擁有物流倉儲及相關配套總面積達到了352萬平方米,擁有1583個快遞網點。今后等到“物流云”項目建成時,蘇寧將建成包括12個自動化分揀中心、60個區域物流中心、300個城市分撥中心,以及5000個社區配送站,屆時能覆蓋全國90%左右的區(縣)和三分之二以上的鄉鎮。
在金融領域,蘇寧推出了包括蘇寧小貸、易付寶、零錢寶等項目。據了解,蘇寧云商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易付寶,用戶規模已突破8579萬,日訂單數為149570件。
盡管種種跡象顯示蘇寧業績將觸底反彈,但反觀其轉型之路,無論是重金建造物流基礎設施還是進軍互聯網金融,蘇寧基本上將京東模式重新復制了一通。當電商企業或投資或收購,積極部署渠道資源,應戰移動端時,蘇寧作為從傳統零售商轉型過來的電商企業,則顯得勢單力薄。隨著2014財報發布的臨近,蘇寧現如今亟需解決的恐怕是如何讓投資者信服它的O2O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