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小米雷總和格力董總10億豪賭又再一次被熱議,并占據了各大媒體頭條位置。成軍才4年多的小米,在與傳統牛企格力的對決時為何勝券在握?這不得不提到一些數據,6100多萬臺手機、年銷售額逾800億,驚人的數字顯示了小米的互聯網思維給傳統產業帶來顛覆。小米的成功有其必然性,小米的產品、營銷等有很多地方值得企業借鑒,2月29日,小米用戶體驗中心總監兼路由器負責人唐沐先生受邀做客新浪家居,為家居企業代表分享干貨。

小米用戶體驗中心總監兼路由器負責人唐沐 唐沐簡介: 小米路由器事業部總經理、中央美院特約專家、復旦大學設計學院講座教授。 小米路由器、小米路由器mini、小米智能攝像機、小米智能插座、小米隨身WiFi、小米米鍵等產品負責人。 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中心(CDC)的創建者,在2003年加入騰訊后,開始組建騰訊用戶體驗設計團隊,帶領近300人的團隊,負責騰訊100多個產品的用戶體驗設計:包括QQ、電腦管家、Q+、TM、QQMusic、QQ瀏覽器、QQ影音等用戶級數上億的互聯網產品用戶體驗設計。
本次講座原本只是定位為小型的企業交流講座,但很多計劃外的企業代表都慕名而來,會議室被擠得滿滿當當 小米的“專注、極致、口碑、快” 小米雷總曾不止一次公開表示,小米只做手機、電視、路由器三件產品,可事實卻并非如此,凈化器、攝像機和移動電源等產品的陸續推出讓小米飽受質疑和詬病,當小米將觸角伸向家裝市場,并以699一平超低價和20天的超短工期推出時甚至引發了軒然大波,遭遇了來自四面八方的炮轟。種種舉措,小米談何專注? 唐總對此做了解釋,小米是圍繞著外圍企業做投資,所有的業務都與三大核心業務相關,小米要做的就是嘗試找到各個領域的消費者的痛點,并專注的尋找解決方式。 “極致“是小米的一種理念,也是小米的一種態度。“小米對極致的追求非常駕輕就熟,在做手機時,雷總就要求從里到外每個細節都要極度到位,在路由器的開發上,光包裝就和雷總就過來不下十次。”唐總甚至開玩笑說小米的極致就是“把自己逼瘋,把對手逼死”。 小米將互聯網思維運用到極致,而互聯網思維核心是口碑,小米的產品帶給消費者超預期的體驗形成了小米良好的口碑,而社交媒體下的口碑傳播也讓小米快速崛起。 小米的“快”是圍繞著軟件、硬件和服務三駕馬車。而服務是小米的三“快”之最,在小米之家的服務流程中,手機必須在30分鐘之內完成維修,否則可以以舊換新;微博中一旦有人反應產品問題,運營人員必須即刻回應;小米的路由器更新速度極快,幾乎每周更新一個版本軟件,推出近一年,已完成55個版本的更新。 智能家居很“熱”但也很“痛” 智能家居概念很火,對此唐總不可置否。Apple、Google發布智能家居產品、各家電大廠陷入智能家電焦慮、BAT等互聯網公司進軍智能家居領域、上千家智能硬件公司成立等熱現象已經相繼出現。 然而,熱現象的背后伴隨著一些“痛點”。 對于智能設備用戶也來說產品安裝復雜、手機連接復雜、操作復雜等讓很多人懶于嘗試,此外,目前對產品臆想遠大于實際需求也讓智能家居無法順利走近千家萬戶。 而對于智能設備創業企業來說,產品定義困難;供應鏈成本居高不下;獨立開發APP難度大;云服務投入大;營銷成本高等等痛點讓很多企業望而卻步。 小米看到了這些熱點和痛點,也看到空間和切入點,小米要做的智能家居產品是能夠很好的利用這些熱點,解決這些痛點。小米希望與家電企業和其它創業企業強強聯合,共享資源,做出極致的智能家居產品。而之前震驚行業的12.66億投資美的事件,則是小米邁出的很重要的一步。小米空氣凈化器、攝像機、移動電源產品都是小米與各企業之間合作成果。
企業代表提問
企業代表提問 唐總的演講很精簡,雖然只有短短的1個小時,但都是干貨。演講后,唐總就企業代表的提問一一回復。當問及家居企業與智能概念的融合點在哪時,唐總再一次強調了切入點,“目前很多智能家居產品都是讓消費者被動地接受,在使用產品時,才發現這些并不是消費者所需要的,所以做智能家居產品要找準消費者真正的需求點。”
會后互留聯系方式
會后互留聯系方式 會后,各企業代表與唐總分別互加微信,希望后續能有機會合作。新浪家居華東總經理葉春也當場表示,會再為各企業與小米組織一些合作洽談會議。

小米用戶體驗中心總監兼路由器負責人唐沐 唐沐簡介: 小米路由器事業部總經理、中央美院特約專家、復旦大學設計學院講座教授。 小米路由器、小米路由器mini、小米智能攝像機、小米智能插座、小米隨身WiFi、小米米鍵等產品負責人。 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中心(CDC)的創建者,在2003年加入騰訊后,開始組建騰訊用戶體驗設計團隊,帶領近300人的團隊,負責騰訊100多個產品的用戶體驗設計:包括QQ、電腦管家、Q+、TM、QQMusic、QQ瀏覽器、QQ影音等用戶級數上億的互聯網產品用戶體驗設計。

本次講座原本只是定位為小型的企業交流講座,但很多計劃外的企業代表都慕名而來,會議室被擠得滿滿當當 小米的“專注、極致、口碑、快” 小米雷總曾不止一次公開表示,小米只做手機、電視、路由器三件產品,可事實卻并非如此,凈化器、攝像機和移動電源等產品的陸續推出讓小米飽受質疑和詬病,當小米將觸角伸向家裝市場,并以699一平超低價和20天的超短工期推出時甚至引發了軒然大波,遭遇了來自四面八方的炮轟。種種舉措,小米談何專注? 唐總對此做了解釋,小米是圍繞著外圍企業做投資,所有的業務都與三大核心業務相關,小米要做的就是嘗試找到各個領域的消費者的痛點,并專注的尋找解決方式。 “極致“是小米的一種理念,也是小米的一種態度。“小米對極致的追求非常駕輕就熟,在做手機時,雷總就要求從里到外每個細節都要極度到位,在路由器的開發上,光包裝就和雷總就過來不下十次。”唐總甚至開玩笑說小米的極致就是“把自己逼瘋,把對手逼死”。 小米將互聯網思維運用到極致,而互聯網思維核心是口碑,小米的產品帶給消費者超預期的體驗形成了小米良好的口碑,而社交媒體下的口碑傳播也讓小米快速崛起。 小米的“快”是圍繞著軟件、硬件和服務三駕馬車。而服務是小米的三“快”之最,在小米之家的服務流程中,手機必須在30分鐘之內完成維修,否則可以以舊換新;微博中一旦有人反應產品問題,運營人員必須即刻回應;小米的路由器更新速度極快,幾乎每周更新一個版本軟件,推出近一年,已完成55個版本的更新。 智能家居很“熱”但也很“痛” 智能家居概念很火,對此唐總不可置否。Apple、Google發布智能家居產品、各家電大廠陷入智能家電焦慮、BAT等互聯網公司進軍智能家居領域、上千家智能硬件公司成立等熱現象已經相繼出現。 然而,熱現象的背后伴隨著一些“痛點”。 對于智能設備用戶也來說產品安裝復雜、手機連接復雜、操作復雜等讓很多人懶于嘗試,此外,目前對產品臆想遠大于實際需求也讓智能家居無法順利走近千家萬戶。 而對于智能設備創業企業來說,產品定義困難;供應鏈成本居高不下;獨立開發APP難度大;云服務投入大;營銷成本高等等痛點讓很多企業望而卻步。 小米看到了這些熱點和痛點,也看到空間和切入點,小米要做的智能家居產品是能夠很好的利用這些熱點,解決這些痛點。小米希望與家電企業和其它創業企業強強聯合,共享資源,做出極致的智能家居產品。而之前震驚行業的12.66億投資美的事件,則是小米邁出的很重要的一步。小米空氣凈化器、攝像機、移動電源產品都是小米與各企業之間合作成果。

企業代表提問

企業代表提問 唐總的演講很精簡,雖然只有短短的1個小時,但都是干貨。演講后,唐總就企業代表的提問一一回復。當問及家居企業與智能概念的融合點在哪時,唐總再一次強調了切入點,“目前很多智能家居產品都是讓消費者被動地接受,在使用產品時,才發現這些并不是消費者所需要的,所以做智能家居產品要找準消費者真正的需求點。”

會后互留聯系方式

會后互留聯系方式 會后,各企業代表與唐總分別互加微信,希望后續能有機會合作。新浪家居華東總經理葉春也當場表示,會再為各企業與小米組織一些合作洽談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