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pt charset="gbk" src="http://news.sina.com.cn/iframe/survey/js/85/f_content_109653.js" type="text/javascript">cript>
2015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利好政策頻出,較去年同期相比,每月銷售情況都有好轉,但漲幅不大。對于下游家居產業來說,上游房產新政的利好效應還未傳遞到家具建材行業,今年仍然是一個平淡年,不似從前紅火。與此同時,原材料、物流、人工等成本不斷上揚,家居業暴利時代已然結束,轉而進入高渠道成本時代。
面對漸顯疲軟的大環境,賣場呈現出人氣清冷的狀態,難復昔日“扎堆購物”的火爆場景,而家具建材廠商們也愈發感覺到生存的壓力,各種促銷政策、補貼不斷。家居賣場和廠家的難處,大家有目共睹,那么,一直缺乏足夠關注的“代理商”和“經銷商”又處于什么樣的狀況?
作為中間環節,經銷商們面臨著比以往更多的難題和壓力。品牌競爭激烈、人才短缺之困,成本上升、租金壓力增大,市場低迷、渠道成本居高不下及新渠道的沖擊等諸多因素,讓經銷商們陷入苦惱之中。據業內人士透露:“不少經銷商賺的利潤還不夠支付租金,處于明顯虧損狀態,撤店或苦撐的經銷商大有人在。”
“整裝”企業瓜分市場
賣場功能降低,經銷商嘆“僧多粥少”
如今,做整裝、一體化的裝飾公司和家具企業越來越多,增加了家具建材的購買渠道,方便客戶一站式購齊。以前買家具、建材只能去家居賣場或建材市場,而現在客戶對賣場的依賴程度降低。從賣場一家獨大到“整裝”瓜分市場,傳統家居賣場的地位和功能也隨之削弱。
部分經銷商表示:“盡管賣場會經常舉辦一些引流活動,但整體客流量仍然偏少,生意不如從前。以前4-5個專賣店面營業額和現在6-7個店面的營業額差不多。另外,選位費、場地費、開業贊助費、促銷活動分攤費,再加上一些雜項費用,已經大大超出了經銷商的承受能力。”
賣場與賣場之間的較量
傳統家居賣場提速擴張,經銷商陷入“兩難”境地
裝修客戶的需求量是固定的,而賣場卻在不斷增加。以前只有幾個大的賣場,人流量集中,而現在幾乎每一個片區都有一個大型賣場。大部分客戶都會選擇就近的賣場購買家具。跟店,會增加經銷商的開店成本,不跟店又可能會流失這部分的客戶。這使得經銷商進入兩難的困境。
為搶占市場份額,2015年武漢家居賣場并未停止擴張的步伐,開設新店、建立更多業態,各大賣場之間角逐與較量愈發激烈。對此,部分經銷商選擇緊跟賣場腳步,積極籌備增設新的專賣店。鑒于租金成本、人力成本的壓力,有些經銷商則選擇另覓渠道、實現多渠道營銷。
渠道高成本時代,經銷商的不同作戰方式:
方太武漢區域總經理張朝陽:“我們在今年上半年,已經增設5個專賣店,每個店面投入成本大約在100萬左右。以前對于賣場組織的活動會選擇性參與,現在基本上每場都會積極參加。相較過去,我們有了明顯的危機意識,不僅與賣場保持緊密合作,還會主動出擊,尋找與其他品牌之間的聯盟機會。”
羅馬里奧瓷磚武漢地區銷售總監辜總:“武漢品牌賣場擴張步伐加大,賣場與賣場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因而不存在被賣場捆綁跟店的情況,對于入駐哪家賣場,經銷商有更多的選擇權。考慮到經營成本、傳統賣場功能下降等因素,我們會有選擇性的進店。隨著整裝模式的占比越來越多,我們會選擇多與整裝公司繼續深度合作。”
市場倒逼之下,經銷商路在何方?
近年來,傳統家具賣場依舊占據家具消費市場的主流,但市場份額不斷下降是不爭的事實。加上互聯網應用的發展,家具電子商務的市場份額飛速增長,渠道模式、消費方式等都在發生變化。新的渠道“嘗試”與傳統家具賣場爭搶市場,傳統家具賣場的壟斷地位已被全面打破。
對于經銷商而言,無論是選擇在賣場開店,還是與整裝公司合作,渠道成本都始終居高不下。在家具市場商業模式全面裂變之時,意識到生存危機的經銷商們已經紛紛開始尋求多元化渠道發展,探索新興模式,以求在行業洗牌之際、市場倒逼之下,站穩腳跟,找到逆勢發展的出路。(文/武漢新浪家居
孟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