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互聯”的時代,各行各業都已跑步進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的概念如火如荼,然而,真正了解其中真意的又有多少呢?近日好屋中國提出“合縱連橫”概念,讓互聯網+的定義漸趨清晰。
??現狀:多數APP產品僅止步“+互聯網”??無論你是買房者還是售房的經紀人,只要打開手機客戶端,均能通過“房產”關鍵詞找到數不清的APP軟件。??打開其中部分產品,你會發現它們看起來很“高能”:例如有的軟件包含了詳細的房源信息,圖文并茂,解釋詳實;又比如有的軟件可一鍵對比類似房源的性價比,包括優惠幅度等,一目了然,很是方便。??然而,仔細品味這些產品,在類似“互聯網+”的外殼下,它們的本質只是將原本屬于PC端的房源交易信息“簡單粗暴”轉移至手機端,讓你告別臺式電腦,改為移動式閱讀——這僅僅是一種形式的改變,并非對房地產行業的改造,對整個行業沒有任何“改革”的功能。??記得身邊有位購房者說,用手機找房比用電腦省時省力,干凈無彈窗,是好事。可到了最后環節,自己還是得通過電話與房產經紀人聯系,恢復到傳統的面對面交流、看房、選購、討價還價等階段,毫不輕松。??同樣,對開發商和房產經紀人而言,他們壓根就沒享受到任何互聯網帶來的益處,遵循的還是那“老一套”的售房模式。客戶信息不對稱,合同在節骨眼跳單等房地產“痛點”依舊存在。??釋疑:“互聯網+”的核心在于開放??“未來的時代,是‘互聯網+’的時代,倡導萬物互聯,重構服務鏈,其商業模式的核心是以服務為王,商業趨勢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好屋中國副總裁黃俊在某次活動中提到他對“互聯網+”的理解。??“互聯網+”的房地產交易應當實現信息互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這僅僅是第一階段。好屋中國的“互聯網+”是通過信息互聯、平臺互聯以及產業互聯,聯合多方平臺資源,“平臺連橫”,將大量的線上精準客戶導入線下,實現精準匹配和服務的縱深,共同服務房地產開發商和中介經紀機構。??在接受《姑蘇晚報》采訪時黃俊表示,好屋中國打造的正是一個以“大數據”和全產業鏈為亮點的房產交易平臺,該平臺上“駐扎”了數不清的房地產開放商和大大小小的中介經紀公司,“由我們去和開發商談房源,再把房源給與平臺合作的經紀人銷售,所以我們可以把控信息的真實性。”??應當說,搭建房產交易平臺是好屋中國的“真面目”,而把“互聯網+房產”、“互聯網+經紀人”、“互聯網+金融”和“互聯網+社區”等多種組合融入平臺,則是好屋中國的“殺手锏”,它向購房者提供最為準確的房源信息,且最大程度幫助開發商快準狠賣出樓盤。??尾聲:“大互聯家”的自白??傳統的房地產營銷模式是“斷層”的,購房者對房源的信息,經紀人對客戶的信息都不全面,導致購房者對房源的真實情況不甚了解,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中意的房源,而經紀人也不清楚客戶的具體需求,無法精準挖掘客戶,甚至會遇到“跳單”。??僅解決房屋買賣交易流程,再觸網也只能稱為“+互聯網”,互聯一切,實現開發商、經紀人和購房者乃至平臺之間的信息互通,推動整個行業往更加開放的趨勢去走,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