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年前,田肯僅是一位剛剛創業的淘寶店主。如今,因網上銷售量太大,他被倒逼向產業鏈上游擴張,在厚街建立了自己的家具生產工廠“木馬人”。當線下實體店生存越來越艱難的時候,田肯的選擇令人驚奇。他說,網上賣便宜貨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注重品質的客人起來了,這是大趨勢。他打算在線下抄底,將實體店、形象店做起來。
對話
崛起 電商團隊做到100多人
南都:從淘寶店主到家具電商企業,你是怎么抓住機會擴大的?
田肯:在2010年之前,我們能拿到什么貨源就賣什么。沒辦法,當時網商要拿貨太難了。很多家具廠一聽說我們是在網上賣的,10家有9家是拒絕的,因為他們的思維習慣是供貨給經銷商、實體店。
在他們看來,網上都是賣小東西、便宜貨的。所以,我去找貨源只能以專賣店的名義,還要先打款再拿貨,最多一次墊了10多萬元的貨款。我們做的都是低端便宜的家具,客單價1000元的樣子,因為那時候線上人群的消費力還是比較小的,一些注重品質的大客戶還沒有進來。但線上消費量還是很多的,我們的電商團隊從三五人做到100多號人,公司利潤也在10個點以上。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客戶收到貨之后,反饋對家具品質不滿意。我覺得這不是長久之路,2011年,我們就在佛山龍江自建了工廠,希望能對貨源品質有更好的掌控。
受挫 建廠后利潤薄團隊流失,“賭一把”轉做高端
南都:自己建廠,成本會不會太高?
田肯:自己建廠的第二年,也就是2012年的利潤,讓我們大跌眼鏡。沒日沒夜地忙,一味拼價格,一年下來利潤才七八十萬,連5個點都不到。年底離春節還有一個半月,我就提前給團隊放假了。因為利潤少沒錢分,100多人的營銷團隊走到只剩下12個人。有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覺。
當時我也進行了反思。我們做得很苦逼,卻賺不到錢,錯在哪里?應該還是在產品的轉型上。自己建廠生產,各種成本高了,但銷售價格還是原地踏步。所以,我決定放棄低端產品。
珠寶鉆石在網上都能賣,高檔家具為什么不可以?很多客戶會問,有沒有好一點的、高檔一點的,而不是有沒有便宜點的。我意識到,網上賣便宜貨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追求生活品質的客戶已經來了,接受高品質家具的客戶流量在進來。
轉型的現實也是殘酷的。從賣低端到高端,一切要從頭來過。團隊的流失對我觸動很大,要么就賭一把,要么就壯烈犧牲吧。結果,連續半年連肚子都填不飽。但越來越多的流量進來,于是就產生訂單了。最重要的,我認為還是客戶需求做到了,這是大勢所趨。
現在電商家具的客單價一般是2000多元,但我們的客單價去到2.2萬元,是整體線上家具客單價的10倍,也算是比較傲人了。幾萬元、甚至10多萬元的沙發,我們也能賣。去年,我們產生了一個85萬元的訂單。這位客戶在海口的一套房子,幾乎全部家具都是在我們這里買的。
逆襲“我們很屌絲很接地氣,傳統老板很難做到”
南都:傳統家具企業做電商,都覺得很難,前期要燒錢且成效不大。你怎么看?
田肯:傳統的家具老板喜歡做線下,線上的事情很多老板不喜歡去做,所以就做不好。我們的核心團隊有20多個人,大家都是股東,都是老板。團隊氛圍很屌絲很接地氣,老板和員工一起吃麻辣燙、吃燒烤,稱兄道弟打成一片。打工誰給你賣力是不?但是,很多傳統的老板都做不到這一點。
傳統家具企業做電商90%做不好,為什么?因為很多工廠老板都是傳統一輩。比如搞家具工廠,年輕人肯定干不過老一輩,但是搞電商,老一輩也干不過年輕人。互聯網思維都是年輕人的思維,跟傳統完全不同,就是玩。
擴張 傳統大廠吃不飽,電商卻看到“黃金時代”
南都:到東莞厚街建廠,是不是看中這里的家具廠很多?未來怎樣擴張?
田肯:銷量的提升,倒逼我們擴建工廠,又在東莞厚街建了新廠,專門生產“形象款、重點款、爆款”。當然,我們的銷售量不可能全部自己做。除了上面提到的產品,其他的都交給別人的工廠代工,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是最好的。
去年我們的銷售額做到2 .4億元。今年定3個億,不算高。現在會更注重客戶體驗、售后服務等,不會馬虎大意。真正高端的產品也不會去拼價格。
在產品生產上,從源頭把關,不會找很小的廠,而是找那些已經做了很多年的大廠,東莞很多家具廠的產品品質很好,如今大廠的日子也不好過,很多肚子填不飽,有單就做,這就是我所說的黃金時代。我們不用去求著找貨源。
現在線下實體店越來越難做。但在我看來,又是最好的黃金時代,最低谷的時候要抄底了。我們接下來會把線下店、形象店做起來。但我們的線下店跟傳統的實體店會有不同,要做體驗做服務、做品牌形象,而不是靠線下店賺錢。
第一桶金
平面設計師開淘寶店一天賺8萬元
田肯說自己原來是做平面設計的,跟家具沒有“半毛錢關系”。有一天他買家具,在線下逛看到一款3800元的,后來在淘寶網上看到一模一樣的,只賣800元。他馬上上網買了。到貨以后,發現除了一點人為磕碰,真的一模一樣。他開始發現,這是一個顛覆式的渠道。后來,他就回去聯系淘寶的那個賣家,對方也是有一個朋友開工廠,給點貨網上賣的。于是,通過賣家他開始接觸到貨源廠家。
最初拿貨,廠家半信半疑,田肯說:“先給錢你再發貨。”這樣廠家就同意了,將家具拍照發圖過來。他本身是做平面設計出身,處理圖片很快,文字描述也不錯,一兩個月后淘寶店有了第一單生意,半年后他就全職做了。記得是2007年準備了半年,2008年真正做,應該說碰到了電商的好時代。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天從早上8點做到凌晨2點,賺了8萬元。
身邊人說
他一個做電商的,一個家具業的門外漢,短短幾年時間就可以做得這么大,這個年輕人真的不簡單。—朋友林先生談田肯給人的印象
留聲機
傳統家具企業做電商90%做不好,為什么?因為很多工廠老板都是傳統一輩。比如搞家具工廠,年輕人肯定干不過老一輩,但是搞電商,老一輩也干不過年輕人。
現在線下實體店越來越難做。但在我看來,又是最好的黃金時代,最低谷的時候要抄底了。我們的線下店跟傳統的實體店會有不同,要做體驗做服務、做品牌形象,而不是靠線下店賺錢。
— 田肯
記者觀察
家具業門外漢從苦逼做到牛逼
雖然不是家具人出身,但1982年出生的田肯,跟家具打交道也有9年時間。這期間,他見證了整個家具行業產業鏈上許許多多企業從小到大,從無到有,甚至從有到無。
在記者看來,他的一個很大優勢是平面設計出身,對美的東西感覺比較到位,對家具風格的變化和潮流趨勢比較敏感。而東莞的家具企業,大多是從實體轉做電商,還在燒錢階段。田肯在設計、營銷上有他的優勢,從淘寶起家的網商經驗,讓他對家具行業的風向能有準確的把握。
難得的是,他始終保持著年輕開放的心態,這讓他可以跟90后打成一片,他的營銷團隊幾乎都是90后,他混跡其中顯得快樂而游刃有余。朋友林先生對他表示贊賞:“他一個做電商的,一個家具業的門外漢,短短幾年時間就可以做得這么大,這個年輕人真的不簡單。”
談及從線上到線下的突破,田肯說:“所有牛逼背后都是苦逼堆積的堅持,所有苦逼都是傻逼般的不放棄。所有隱忍和堅持,都會成為你最讓人動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