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釋印安詩僧之詩詞歌賦,立意高遠,格律講究,措辭優美,表理深刻,既有開闊、大氣、灑脫的韻味,又有丈量天地時空的空靈之美,詩情禪意相得益彰,給人以閱讀美感,具有很高的文學欣賞價值。此確如其《詩書賦》中的詩句“永為天下眾生,留下美麗詩篇”所表達的人生追求而達到的藝術境界。
釋印安詩僧之書法,以行楷見長,用筆平實并厚重,結字嚴謹而灑脫,筆力有刀刻斧斫之爽利,穩健中有疏朗之韻致,靈動中透發出清雅秀逸之美感;剛柔相濟,凈美和雅;具平和之境,廟堂之氣,展 現了中國當代僧人書法家“寧靜致遠”、“心懷天下” 的精神風貌;其書法婉轉雋美,氣韻生動, 獲得文化藝術界的高度評價:“古風吹盡新氣來,靈動筆墨眾人愛”。
釋印安之詩書作品,于2012年度榮獲“炎黃杯”國際詩書畫印藝術大賽之書法作品·金獎;書法作品獲評入選《全國書畫作品最具收藏價值30名藝術家》;并榮獲國家書畫網與中國收藏家協會評定入選“中國書畫收藏最具投資價值二十位藝術家”;榮獲評定晉入當代中國藝術精品典藏《翰墨大家》。書法作品頻受邀請參展于法國、美國、韓國、日本、俄羅斯、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迪拜、臺灣等世界多國與地區。且榮獲中國國學學會、世界華文詩詞學會、中國藝術家聯誼會 聯合授予“人民文藝家”榮譽稱號;獲評為“全國人民最喜愛的書畫藝術家”、“中國最具傳奇色彩的偉大藝術家”。
釋印安之詩賦代表作品《題岳陽樓》、《覽勝巴陵》、《洞庭懷古念屈原》、《感懷》、《故鄉情》、《徽州人家》、《芳苓頌》、《詩贈一貝女史》、《羅葦·麗莎美》、《歸來亭憶陶淵明》、《鄱陽澤國鳥天堂》、《傷逝》、《風雨花紅》、《秋芙蓉》、《艷杜鵑》、《詩書賦》等 獲得入編《中華愛國國典》、《時代群英·詩詞藝術卷》、《時代群英·書畫藝術卷》、《時代先鋒·藝苑名家》、《時代力量》、《中華詩詞大辭典》、《中華詩詞著作家典藏》、《中華百業功勛人物大典》、《中國作家文庫》、《中國作家著作錄典藏》、《國學大典》、《中國詩書畫年鑒》、《翰墨大家》、《大中華詩經》、《百年詩詞》、《中國當代詩詞名家典藏》、《世界文藝家辭海》、《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世界名人錄》等幾十部國家大型典籍文獻中; 榮獲中國國家書畫網、中國當代收藏家協會、中國國際藝術出版社聯合為其出版《國家文化傳承人物釋印安》專刊;并榮獲中國文學藝術研究會、中國文聯國際出版社為其出版《藝術人物·國家藝術人物釋印安專刊》; 相繼榮獲出版中國近現代最具權威性藝術類圖書·國家級古典線裝書《國家文化人物釋印安》專刊。
釋印安詩僧將自己特別的人生和高貴的藝術相融合,繼承了中國歷代作家的精髓,并對詩詞歌賦創作有著其獨到造詣之心得見解:“用心感受,保持詩心詩興,善于體察,激發心靈;創作激情,一觸即發;靜下心來,沉浸在詩的意境中,即事即景,詩情畫意,將己感受,盡情抒發;表達貼切極致,觸動人心;題材廣泛,心懷無限;志向高遠,詩作遠揚;力當追求,自然流暢,文學欣賞,詩詞之美;淡定名利,崇尚榮譽;如此兼達,詩譽定響,芳澤流布,四海盡享。”
《中國藝魂報 》 對詩僧釋印安的詩書作品之藝術點評:
釋印安先生是中國當代著名詩人、書法家。其書法以行楷見長,用筆平實并厚重,結字嚴謹而灑脫 ,筆力有刀刻斧斫之爽利,穩健中有疏朗之韻致,靈動中透發出清雅秀逸之美感;剛柔相濟,凈美和雅;具平和之境,廟堂之氣,展現了中國當代僧人書法家“寧靜致遠”、“心懷天下”的精神風貌。其書法婉轉雋美,氣韻生動, 可謂:“古風吹盡新氣來,靈動筆墨眾人愛”。
釋印安先生在詩詞歌賦藝術創作領域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成就。其詩詞歌賦創作立意高遠,觸動心 靈,情深意切,意境深邃,主要藝術特色表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感情真摯,感覺敏銳,感受真切,感悟深刻。如《風雨花紅》:“夜轉寒冷人聲靜,心意沉沉縈詩魂;夢醒又聞風雨起,惜念桃花失繽紛;日來情切看花景,玉棠姹紫梅芳清;桃花夜經風摧雨,未見片紅成落英。”若不是親身經歷,若沒有真切入骨的體驗,若沒有悲天憫人的仁厚良善,若沒有飽蘸真情的生花妙筆,是很難涌流出如此動人心魂的詩句的。再如《聽雨》:“徹夜大雨下不停,接天垂地瀝瀝聲;瓦漏叮當伴入夢,舊樓棲身心境清;晨想家鄉千里外,往昔時光浮現心;母親美麗容顏老,乘雨還聽鳥歌聲。”雨聲讓心境閑適安靜,安靜的心更容易信馬由韁、自由行走,而不知不覺中想到的竟是自己的母親。母親漸老,而詩人為了自己的理想,離鄉多年;此時深深想起往昔在母親身邊的時光;收回思緒,乘著雨時,還又聽到的是清晨的鳥鳴歌聲。此詩靜中有動,動中寓靜,人與自然和諧相融,有對雨聲的感受,有對親人的思念,也有淡淡的悵惘。此詩耐讀耐品耐尋味,余音繞梁。
其二,意象新奇,意韻唯美,意味雋永,意境深邃。《月下景》是釋印安先生的重要詩作之一:“月夜風兒輕,云淡數顆星;慈湖多靜謐,山水悄無聲。”此詩平鋪直敘卻情景交融,平白如話卻詩意盎然,讓人想起李白的《靜夜思》,給人以無限的藝術美感。有人認為詩歌寫風花雪月,格調不高。其實東風西風、花開花謝、月缺月圓、雪落雪融、都是表現景致與心境的。景致與心境造成了詩人和客體的契合,人和人、人和物的契合產生詩歌意境的無限美感。釋印安先生的這首《月下景》是詩僧筆下的“風花雪月”詩,如同辛棄疾詞里的“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傳導的都是美好的情愫,用現在的話來說, 就是“心靈正能量”。
臺灣著名詩人鄭愁予先生說過:當我們被一首詩感動,首先是它具有了某種打動人心的力量。如果只是玩弄一些技巧,或者只有自己知道是什么意思,這就不是好詩。釋印安先生寫詩不靠技巧,靠的是真善美的心靈,這也是其詩詞創作彌足珍貴之處與價值所在。
中國夢時代,就是要努力建設出一個偉大而美麗的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個“美麗”包括生態之美、人文之美、文化之美與心靈之美。詩是美的藝術,是美的心靈與美的文化兩者的結晶。詩美人生、詩美中國。“美麗中國”離不開詩歌。詩僧,一個澄澈、純凈、肅穆靜美的稱謂,令人景仰,自然也是中國當代文化領域的重要一份子,作為僧人,釋印安勇于入世、濟世的情懷和執著追求藝術夢想的精神,值得藝術界同仁學習和為其熱情鼓掌喝彩。
《中國藝魂報》 鄭國平先生點評
【星璨論書】
釋印安(星璨)詩僧對書法美感的認知有著其甚深的領悟見解,并形成其書法之秀美靈動的自然風格。星璨認為:書法美感的自然實義應當表現出秀麗、端莊、和雅、靜謐、暢悅、充盈、靈動、婉轉、凈美、利落、穩健、神逸、自然、舒展、灑脫的筆墨書韻。 釋印安(星璨)以此追求而令其書法作品形成達到清雅秀逸、疏朗自然、禪意盎然、神韻超凡的書法風格與藝術境界。
釋印安 詩僧之詩書作品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