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薇薇 古道小橋,山澗眺望,鳥語花香,婆娑樹影,漫步在這樣的光景之中,領會自然與景觀設計的巧妙結合,感悟生活帶給我們的無線暢想。傳承中華文化,用景觀設計做載體,便是泛亞的終極夢想,讓文化在景觀設計上代代相傳。 何為“景觀”何為“設計” 景觀,顧名思義,即是可看的景色,然而在做客《奮斗》的泛亞董事長吳加東看來,景觀是泛指某種類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創造出來的景象,不僅僅包括花草樹木這樣的軟質景觀,也包括亭臺樓閣這樣的硬質景觀。而景觀設計的考慮就更為全面,相地合宜,強調與自然、環境的渾然天成。景觀設計要做的就是解決人與人,結構與功能,格局與過程之間的相互關系,使自然環境與周圍環境充分結合,創造出和諧豐富的外部空間環境。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居景觀環境正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尤其在近年來的房地產開發過程中,開發商越來越注重小區的人文居住環境的賞心悅目和舒適自然。簡而言之,就是要營造一個“現代、智能、健康、文化”的人居景觀環境。正是在把握這一趨勢的基礎上,泛亞從“科技提升價值、環境改變生活”的理念出發,提出了智能人文景觀環境的概念,并努力進行了推廣和實踐。 泛亞景觀設計的流程是根據需求按照統一標準,程序化作業。在接到項目后,會派出設計師勘察現場,考察哪些資源可以利用,其次與客戶深度溝通,尋找需求點,例如風格、樣態等,最后進行性價比斟酌,從而體現人與人的交流,實現歷史傳承。 “泛亞”是怎樣練成的 泛亞始于1975年,是一支由來自世界各地具有國際專業水準的設計師和規劃師組成的團隊,他們的設計師都是有多年從業經驗的,年齡相對也比較大比較資深。并且有真實的國際背景,同時我們的專家委員會屬于技術支持,享受國家津貼。為每一個項目設計提供國際先進理念,并一直在國內外景觀建筑、城市設計及規劃領域處于領先地位。 泛亞一貫秉承“設計,在土地上追求空間組合的最優化”的設計理念,在歐式,中式園林和生態園林設計中有著獨到的見解。08年,成功將一塊不被看好的狹長土地,通過概念設計、細節加工等辦法,設計改造成一只美麗、優雅的孔雀,并將美麗綻放的整體形象落到了土地應用中。整個景觀采用南亞風情來打造,小區大門采用孔雀羽毛的風格來設計,再一次將泛亞“傳承先進理念,弘揚東方文化,營造中國景觀”的追求展現的淋漓盡致。 做設計的那些年 2004年,吳加東一個人從農村走出來,父母都是農民,沒有給他任何支持。當時的他,每日坐在當地建設局的辦公室里,平淡安逸的生活使他漸漸失去了對工作的熱情,能闖敢闖的性子促使他開始尋找創業突破。 29歲,開始了獨自一人闖蕩成都的生活。當時接了兩個項目,有一個項目,十多萬的設計,甲方要求,今晚聊完第二天早上8點提供方案,于是吳加東通宵做出設計并反復演練,第二天早上8點,對方驚異于吳加東的高效之外,也為他精彩的設計方案感到嘆服,第一單就這樣談成了。之后的案子,口碑相傳,很快,吳加東就得到了廣泛認可。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08年的汶川大地震,迫使所有的項目都停掉,員工也都基本回家待業。后來得知鄉政府招募鄉村規劃師志愿者的消息后,吳加東不假思索的就報了名,在《奮斗》節目里,吳加東是這么解釋的,因為他也是從農村走出來的,看到災后基礎設施簡陋,環境粗糙,就迫切希望能加入重建團隊,把之前在美國的所見所學運用到實際中,幫助父老鄉親建設家園。 如今的泛亞,不僅是擁有專家品質的核心策劃團隊,更重要的是,它堅持傳承中華文化,讓景觀做載體,用景觀詮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