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市場
近幾年來,建陶行業每年的銷量都達到幾十億平方米。但是,一個企業或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很小,只有百分之零點幾,就算是再翻上一翻,也才到百分之一點幾。因此,市場還是很大的,關鍵就在于我們有沒有把企業做好,諸如:我們的產品有沒有競爭力?我們的品牌基礎有沒有打好?我們的團隊內功有沒有練好?
關于消費者需求
對于不同的品牌和企業而言,他們的目標消費群體和消費需求都是不同的。但是,我們都應該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而不是從產品的本身。在我們企業開發產品之前,一定要先問清楚自己幾個問題,你到底是要為哪些消費者服務?這些消費者的需求又是什么,我們要怎么樣做才能滿足他?這些才是最關鍵的,也應該被我們視為經營的方向,并且把它貫穿到產品研發和后期的營銷服務當中。
關于產品導向
過度追求超大、超厚與通體瓷質的產品導向,導致一些稀缺的優質原料無謂被耗用。那種認為陶瓷產業已經持續了幾千年,現代建陶產業也理所當然會自然延續下去的觀念是錯誤的。
關于產區布局
一些產區“一刀切”地強制推廣天然氣,企業承受不了高成本只能遠走他鄉或退出行業。隨著政府部門一系列忽冷忽熱、忽左忽右干預手段的實施,陶企經營環境愈加艱難與窘迫。更有可能,國家有關部門針對建陶產業制定準入門檻、限制出口,鼓勵企業到國外設廠等政策,將會改變行業的發展態勢。
關于商業模式
運營模式從過去的B2B、B2C、C2C模式轉向C2B、O2O、DIY等模式。即消費者在生產過程中的體驗感、互動感、參與感增強了。尤其是隨著數字化時代的來臨,消費者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愛參與到設計與生產當中來,進行私人訂制,以滿足個性化的需求,從經營產品時代邁向經營顧客時代。
關于生產方式
三十年的建陶發展歷程,從生產方式的角度來講,就是一個機械化→自動化→數字化的過程,未來的建陶生產方式,將是“干法制粉+大板壓機+數字化包裝+數字化倉儲/物流”的數字化及智能化模式。
關于企業管理
企業的資源和空間是有限的,并非所有人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因此企業中每個人都必須調整自己的需求結構。如果將需求分為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物質需求屬于零和關系,可以通過利益分配的調整求得平衡;而精神需求的某些部分是可以共享的,如企業成功之后的榮譽感,每位員工都可以得到滿足。但有一些是不可以均分共享的,如地位、自我實現等。作為企業的實際控制人,老板將擁有優先權,其他人次之。這樣,就有可能出現不公平的現象,而解決的方法之一就是企業文化。
關于服務升級
在售賣生活方式的方針指導下,未來的瓷磚銷售不再僅僅是瓷磚的銷售,也不限于與之配套的配件、配飾等產品的綜合打包銷售,而是將服務全面升級,除了現在的包丈量、包送貨、包上樓等常規服務之外,還將涵蓋包安裝等,甚至還會出現為一部分有特殊要求的消費者量身訂做空間的銷售模式,同時還將為空間化產品賦予更深刻的文化內涵以引導不同階層的生活方式。
關于創新
堅持創新這個價值觀就是根植到企業的血液中,提出時裝化的經營戰略就是差異化經營戰略的一種表達方式。創新是一種最好的差異化,在倡導節能減排的時代,關系到行業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投入研發環保節能的產品不僅是必須,也是一種創新、差異化的策略。產品不同的結果,就是擁有定價權,當然定價是要準確,若是偏離了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也是不可行的。
關于環保
達成節能減排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實現,一個是減少碳排放的絕對值,溫度、燒成率、薄磚能耗減少是一個方向;而另一個則是增加產品附加值,使得單位GDP的碳排放減少,比如拋光磚,燒成時溫度高時間長,往往價格不便宜,不能簡單的說低溫快燒就是最好的,增加溫度和燒成時間,能耗是多了一些,但品質提升售價會更高,相應的增加了GDP,那么單位GDP的碳排放就減少了,所以除了絕對值外,就是增加附加值。將絕對值的減少與附加值的增加兩者結合起來談節能減排會更合適與全面。(本文內容部分節選自鮑杰軍先生所著的《中國智式——建陶產業強盛之道》一書。)“本內容已得到陶城報授權轉載,其他公眾號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九正陶瓷網”;關注有驚喜,掃碼閱讀《假如你的老公是做陶瓷的》的精彩內容!九正陶瓷網交流群:8012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