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國小家電(包括零件)產品出口額為363.6億美元,同比增長6.4%,但增速較上年回落6個百分點。其實在2013年我國對中東、非州、南美、東歐的增速就已開始放緩,而在2014年對非洲出口首次出現下滑,出口額較上年減少1.7%,對中東出口也幾無增長(同比增長1.2%),對拉丁美洲出口增速則繼續放緩(同比增長5.1%)。從產品來看,出口量增長最多的吸塵器,也僅有9.9%的增幅,占無錫地區出口小家電60%以上份額的熱水器,增幅低于4%。
出口增速回落的原因在于:首先是歐美等傳統市場由于人口和經濟的結構性飽和,消費需求在短期內難以提振,而新興市場由于政治經濟危機的不斷爆發,增速也明顯放緩;長期匯率波動也帶來一定的出口風險。其次是企業自身問題。一是自主品牌意識淡薄,貼牌生產現象嚴重。長期的OEM依賴極易出現質量安全問題,如2012年的飛利浦電飯煲造假事件;二是遭遇貿易壁壘。我國的小家電產品普遍技術含量較低,產品的能耗比較大,容易遭遇到一些國家的綠色壁壘,導致出口的產品被退回。如印尼征收進口稅,阿根廷對進口作出限制,而土耳其和沙特開始使用能效新規;三是產品質量存在缺陷,國際競爭力不足。小家電行業由于門檻不高,從業企業質量管理能力參差不齊,衍生出了售后服務差、假冒偽劣產品泛濫、質量缺陷而導致的安全事故頻發等問題。同時企業研究開發投入占整個產品銷售的比重很低,模仿甚至抄襲居多,缺乏高端產品。
小家電出口增長乏力,需要引起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重視:
一是檢驗檢疫、工商、質監等部門聯合行動,在小家電質量監督抽查、打假等方面形成配合機制,定期開展專項整治或專項檢測,規范市場秩序,從而規范企業行為。
二是地方政府應吸收家電質量安全示范區先進管理經驗,發揮技術和信息優勢,建立技貿措施快速反應預警機制;出臺促進小家電企業轉型升級的配套措施,發揮產業集聚效應,擴大核心競爭力。
三是地方政府繼續支持跨境電子商務模式,以創建跨境電商示范區為抓手,創新基于B2C模式和O2O模式的跨境電子商務貿易,使其擁有的價格優勢以及購物的便利性最大化,為小家電出口探索新增長點。
四是積極培育自主品牌,推進小家電產品智能化創新,鼓勵企業參與國際性展會,對高端項目研發政府給予一定的政策、資金支持,吸引國外領軍企業合作,創造具有核心技術優勢的自有品牌,推動智能家電走向國際市場。(左雪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