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凈水網】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購買凈水器產品。隨著凈水器的普及和大眾認可度的提升,也預示著凈水器市場的激烈角逐即將進入白熱化階段。
今年前4個月,凈水設備銷售額同比增長45.2%,遠高于家電整體市場1.5%的同比增幅。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零售總額623億元,同比增長12.6%,環比增長1.9%;1—7月零售總額為4158億元,同比增長8.6%,較1—6月增速提升0.7個百分點。
今年的家電市場的總體趨勢是前冷后熱,預計下半年家電市場將呈現回暖態勢。未來凈水器市場,進駐賣場將不再是終端營銷的王道。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凈水器市場分析報告顯示,以往凈水器行業的銷售模式認為進駐賣場是提升終端銷售業績最好的辦法,目前,這些渠道模式仍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效果卻正在減弱;現在很多大型賣場,如聞名全國的國美、蘇寧、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在與凈水器企業簽訂戰略聯盟協議時,附加了一系列“霸王條款”,眾所周知這類賣場最大的優勢就是地理位置優越、知名度高、品牌云集,可以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購物,而隨著這種賣場的要求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居行業其他品牌選擇自己建立體驗中心,這種賣場優勢正在減弱。
目前制約凈水器市場發展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凈水器國家標準不完善,沒有統一的標準來規范
目前,凈水器標準除城鎮建設行業標準《CJ3023-93活性炭凈水器》、《CJ3026-94飲用水一體化凈水器標準》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方面的檢驗衡量標準。由于缺乏標準指導,造成消費者無所適從。
B.產品定位有局限
目前國內多數廠商將凈水器的宣傳定位為保健美容。美容給人的感覺總是沒有大眾化。我們應該將凈水器定位在廚房家電類,將產品和廚房家電如電飯鍋、電開水壺等放在一起宣傳。這樣,無形中消費者會將凈水器和電飯鍋當作同一類產品,從而提高普及率。
C.消費者對凈水器缺乏認識
通過對消費者的咨詢和商場的調查發現,多數消費者對凈水器一無所知,對凈水器的凈水功能持懷疑、觀望態度。這是制約凈水器行業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
D.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銷售管理不規范
作為提供與人息息相關的飲用水的產品,凈水器的衛生要求不可忽視。有很多的雜牌凈水器產品,從外觀到結構都無法達到起碼的衛生要求,甚至有的活性炭凈水器動一動就有碳粉掉落,有的凈水器外殼及內壁粘滿灰塵。作為產品銷售終端--商場對凈水器產品的管理也不規范,有的商場凈水器產品專柜類似雜貨鋪,甚至有的商場沒有凈水器產品專柜。
E.凈水核心技術掌握不足,濾芯制造缺乏統一的標準,濾芯的更換成為凈水器發展的瓶頸
國內多數廠商只能制造活性炭濾芯,而對中空纖維、反滲透膜、超濾膜等凈化先進技術掌握不足,只能依靠供貨商。同時,濾芯的制造也缺乏統一的標準,一旦購買的某個品牌的凈水器后,后續的濾芯更換只能購買同一個廠商的產品,消費者失去了自由選擇的權力。部分消費者擔心生產商不生產時,昂貴的凈水器便失去用處;或者可能在濾芯價格上被廠商任意宰割。
F.市場缺乏強有力的品牌支持,缺乏權威性的宣傳與引導
凈水器是一個新興行業,國內知名品牌如海爾等均沒有涉足凈水器的制造,國人熟悉的國外品牌如松下等沒有進入中國市場。凈水器市場正處在戰國時代,各個品牌產品都說自己是國內外知名品牌或者是采用國際先進技術制造,而市場對此又沒有相應的監督機制,行業中也沒有讓消費者認同的宣傳與引導方案,一些廠商在宣傳中增加了一些人為的不真實的宣傳與欺騙行業,加大了消費者的懷疑態度。
G.其他類似用途的產品如瓶裝、桶裝水、飲水機等的競爭也是制約凈水器發展的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
根據以上分析,凈水器行業者或許應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
一:研究市場發展的動向,加快產品自主產權的開發與完善;
二:產品的定位與品牌建設;
三:從行業角度出發,引導消費觀念,開發產品市場;
四:大力研究并應用先進的凈化技術,解決凈水器發展的各種問題;
五:提升與完善公司軟硬件設施,以適應國家標準的要求,在行業中立穩腳跟。
(慧聰凈水網新聞將在慧聰水工業商城APP內第一時間發布, iPhone/iPad及Android版本均已上線,互相通用訂閱賬號。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賬號慧聰凈水商城hcjs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