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上市后并非一勞永逸,反而是有錢卻不能任性,必須面對更復雜的局面,尤其是撕下“低價”標簽之后來自同行的競爭壓力。去年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的京東,本月遭遇1號店推出“320手機家電低價真相節”在自己優勢領域的“挑釁”,第三方數據表明,其95%的手機品類熱門商品價格被1號店秒殺。截止發稿時,京東方面并未對持續三天的低價挑戰做出回應,分析人士認為京東或已通過全面布局尋求轉型,避開在電商領域價格戰。
低價,正是國美等家電賣場曾經碾壓傳統家電銷售門店的法寶,也是京東借以殺出線下賣場重圍、強勢崛起的關鍵。現在上市之后的京東,又不得不面臨后來者的價格逼宮。依據PConline的統計分析信息,1號店3月18日至20日的手機家電節,與京東匹配的手機、數碼、家電商品有6100多款,其中55.36%的商品比京東價格低,40.38%的商品與京東平價,京東在比價中完全落于下風,曾經引以為豪的價格優勢不再。
1號店比價京東的行動贏得了積極的市場反饋。3月18-20日,1號店手機品類中售價4688元的iPhone616G銀色公開版、售價2999元的華為Mate7MT7-CL0016G標準版、售價1588元的iPadMiniWiFi版16G銀白在每日四時段的搶購中,均因價格碾壓京東受到用戶擁躉成為超級爆品,體現出手慢無的秒殺熱度。而售價僅49元的小米銀色10400毫安移動電源,更以比京東低10元的價格優勢,成為低價爆品代表。
從1號店320手機家電節的促銷產品來看,基本均貼有低于京東幾十到幾百元不等的標簽,而據1號店近期傳遞的信息,價格策略正是1號店2015年戰略重點之一,包含了“剁手價”、“1貴就賠”、“低50”三大標簽,其中“低50”直指京東,并且比價器更能直觀看到1號店比京東的價格低。可以看出,1號店咬定低價不放松,已成京東頭號勁敵。
作為以B2C快消品起家的電商,1號店憑借正品低價、高效供應鏈等特色實現快速擴張,手機3C這一品類自然是擴張重點,與京東的碰撞也就不可避免。因為3C品類是京東的傳統優勢領域,憑著低價、快速配送、退還方便等,京東贏得用戶信賴,并最終走到納斯達克。然而,伴隨著上市,京東的“低價”特色也進一步消失,此消彼長之下,如何留住用戶就成為京東的考驗。
前有阿里,后有1號店等,業內人士認為京東盡管成功實現IPO,但面臨巨大的市場競爭壓力,同時還有為股東提供權益回報的利潤壓力,京東如何講好下一個故事是一個不小的考驗。要知道,電商圈還將長期存在于以價格優勢求生存的環境中,當京東不能再以低價為特色的時候,它必須尋求到更好的出路,僅僅依靠“西紅柿愛情”、“奶東戀”這樣的娛樂化炒作吸引眼球,并非長遠之計。
從京東上市前后的動作來看,推測其對目前局面應有認識,未來可能會走多元布局的思路,進一步弱化電商屬性,從而避免受困于價格競爭,并攤薄電商虧損。這一點上,京東有一個既有的老師——聯想集團,在全球PC業務陷入低潮、利潤下滑的時候,聯想也在虛擬運營商、移動社交、智能硬件、金融業甚至現代農業等領域廣泛布局投資。目前,京東已經在四處出擊,與騰訊完成了戰略入股合作,投資易車網、與科大訊飛聯合投資進入智能家居領域,全面布局的雛形初現。綜上看來,京東似乎面對競爭對手的致命打擊,已經放棄在電商領域做文章,并逐漸擴大戰場以便為自己贏得更多生存空間與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