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如今這句話不僅適用于影視劇行業,也同樣適用吊頂行業。縱觀各大家居建材賣場,吊頂產品外形相似者比比皆是,仔細品味各個吊頂企業的營銷手段,可謂“換湯不換藥”,不得不承認,同質化已成為了吊頂行業健康發展的一大阻礙。對此,吊頂企業絕不能安于現狀,就算是逆水行舟,也要力爭上游。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吊頂行業“被抄襲”、“被撞臉”的現象時有發生。但是這股抄襲之風亦需要有人來限制,如果任由其發展,吊頂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將會被其打破,也阻擋了吊頂行業的成功轉型升級。
抄襲破壞行業誠信發展
而當原創品牌與抄襲品牌在渠道發展方面發生重疊“共處一室”—同在一家賣場的時候,這種傷害尤為明顯,不僅影響銷售,還傷害品牌。有的不僅抄襲外觀,還會抄襲工藝,時間一長,會與原創越來越接近,這個時候會反咬原創品牌一口。抄襲者的“口頭宣傳”對“品牌的傷害是最致命的”,“這對整個吊頂行業的誠信和發展都是一種莫大的破壞性影響。”
消費者和企業損失最大
歸根結底,在這場品牌被撞臉的游戲中,損失最大的還是消費者和吊頂企業。所以消費者在選購時除了認準品牌,還要對產品性能多加了解,避免買到假冒產品。作為吊頂等家居企業有保護消費者權利的責任,假如對方的侵權行為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就要追訴到底。
吊頂企業建立防偽系統
長期以來,假冒偽劣商品危及著企業和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嚴重影響著國家的經濟發展。為保護企業和消費者利益,保證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國家和企業每年都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用于防偽打假。然而,受制于防偽技術、防偽方式的單一,普通消費者缺乏防偽工具等因素,防偽效果不理想。
實際上,吊頂等家居企業需要建立起自己的防偽系統,幫助消費者更好地識別品牌,在行業內做好表率,用自己的模范作用去帶動整個行業對這一現象的重視。對消費者負責,對自己負責,讓行業規范化成長,是每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吊頂企業應盡的義務。
其實,現在二維碼防偽已被廣泛運用到各行各業,集成吊頂企業在加強自己品牌的防偽系統之時,不妨借用二維碼技術,維護企業的權益,遏制“抄襲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