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樓市調控政策的影響,正波及建材家居市場。
金九銀十,原本是武漢建材家居銷售旺季。但記者連日在三鎮各大建材家居賣場走訪發現,賣場生意普遍冷清,部分商家開始尋求轉型。
走訪賣場多家門店歇業
12日11時,記者來到漢口漢西一路南國大家裝,發現這里難得有客人光顧,不少店鋪的銷售人員干脆埋頭玩起手機。在該賣場B座,二樓約有30家門店,開業經營的僅10多家,半數門店關門或閉店,不少店鋪貼出關停公告。
位于東西湖額頭灣的鴻達家具廣場,生意也不景氣。
這種冷清,傳遞到產業鏈上游。漢口舵落口廣場主營各類建材、家居產品的批發業務,有約10家店鋪,也掛出門店出售或招租的廣告,從一樓到三樓,前來采購的顧客還沒銷售人員數量多。
一名專營板材批發的老板坦言,一般下半年生意好于上半年,但今年國慶以來,生意很難做。
多重因素致行業遇冷
裝修方式的改變,是一大主因。武漢建筑裝飾協會相關負責人分析,以前,江城裝修市場多是采用半包,即基礎材料由裝修公司提供,主材由業主到建材家居市場采購。但近年來,江城裝修行業八成業務為整包,全套裝修材料都由裝修公司提供,而裝修公司大多跳過專業市場,直接和建材家居廠商建立供貨協議,傳統專業市場的業務量被大量分流。
此外,有業內人士指出,眼下,網上材料直接采購平臺越來越多,這些平臺讓供需雙方跳過中間商直接交易,搶奪傳統建材家居專業市場的“蛋糕”。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建材家居賣場累計銷售額約為10849.1億元,較前年下降9.98%。建材家居市場整體表現為需求不旺、產能過剩。今年,全國建材家居市場壓力重重,靠存量房產裝修拉動建材家居銷售的比例仍在增加。
武漢建筑裝飾協會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行業持續不景氣,加上江城近期出臺樓市調控政策,讓不少商家對建材家居行業的前景不看好,導致行業整體遇冷。”
轉型尋找新的盈利點
“但我仍看好江城建材家居行業的前景。”武漢建筑裝飾協會相關負責人說,武漢每年畢業上百萬大學生,以及越來越多從一線城市回流的務工者,都將給江城樓市注入新力量。江城的二次裝修和改善性住房帶來的市場,也是建材家居行業的重要動力。
面對眼前困局,不少商家開始尋求轉型。板材銷售曾是湖北福漢木業公司的主業,近期,該公司進軍智能家居市場。
在公司樣板房內,所有家具都安有滑軌,房主通過手機APP發出指令,家具會自動伸縮或平移。記者在手機上點擊“移動柜子”,客廳的電視機背景墻便開始平移,客廳瞬間從26平方米縮至20平方米,一張床從背景墻背后自動伸出,一間6平方米的小臥室憑空出現。不僅直接銷售智能家居,該公司還可通過安裝滑軌、植入系統,讓舊家具變“聰明”。“伴隨二孩政策的放開,小戶型業主對充分利用住房面積有了更高期待,智能家居前景廣闊。”該公司負責人說,公司的智能家居產品目前正打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