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質監局近期集中對市場上銷售的99批次“節水型”坐便器進行監督抽查。65批次用水量不合格,且65批次不合格名單中有37批次產品用水量還超過了普通坐便器的最大用水限值要求。
隨著居民節水意識提升,節水產品在人們的居家生活中愈加受寵。正因如此,衛浴市場上打著“節水”招牌的商鋪也越來越多。這些所謂的“節水產品”無論是在實力家居賣場,還是低端建材城都很是常見。
但是究竟這些產品節水效果幾何,不僅消費很難知曉,就連銷售這些產品的店內導購人員也很少能說得清。經營衛浴產品多年的李先生告訴筆者:“市場上很多節水產品都名不副實,只是現在大家都在喊自己的產品屬于節水型的,你要是不給自己貼個節水‘標簽’的話,怕被消費者誤會你的產品會很費水。”
事實上,衛浴產品是否節水是有據可依的,為了達到節水目的,我國早已開始推廣節水型坐便器,2005年還發布了強制標準。所謂節水型坐便器,一般來說,都是用水量不超過6升的產品,而普通型坐便器則是用水量不超過9升的產品。
因此,商家為產品隨意貼“節水標簽”的做法是不被允許的,是缺失商業誠信的表現。“偽節水”產品普遍存在的現象已經對消費者形成嚴重誤導,希望在誠信經營氛圍漸濃的形勢下,這類“偽節水”產品能夠及早從市場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