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早期海爾互聯網轉型沒有可資借鑒的樣本,這一次海爾打造的“家電生態圈”又是玩兒出來的一場革命。沒有先例可循,將“家電生態圈”這個概念發揮得淋漓盡致,海爾用一場別樣的勝利為2015年歲末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12月5日,海爾聯合紅星美凱龍、日日順、海爾金融、有住網等一線異業資源結成聯盟,在全國400個城市共同構建起一個“跨界營銷生態圈”,為消費者帶來了購買家電、家裝家居、金融等一站式購物體驗。
據不完全統計,這一天全國約500萬人到海爾各地的制造基地、運動場館搶購海爾家電。根據12月5日下午16:00統計的數據顯示,海爾已經實現56億元的收入。
500萬人,56億,這是對傳統家電銷售方式的一種顛覆。海爾用一種全新的生態平衡,將與家電有關的產業深度融合。讓具有顛覆意義的生態鏈成為一個鮮明的符號,讓合作伙伴產生更多的價值,這是海爾想要達到的目的。
生態圈不是表象
布局“家電生態圈”,是海爾聯手產業同盟,將真正的生態圈落地,直接為終端消費者提供服務。
如果想當然地將這次活動與其他工廠直銷混為一談,那只是看到了表象。本次活動,除共同獲取精確的用戶需求,海爾試圖同時還借助五金建材、家居家裝、影視娛樂等上游鏈尋找新用戶,建立“全產業、全區域、全生態圈”的新玩法。另一方面,通過SCRM會員大數據平臺,利用需求預測數據模型,挖掘到有購買家電需求的老用戶。
產業同盟參與海爾本次的工廠式生態圈,除了銷售以外,還能夠從海爾的大數據中挖掘用戶潛在的價值。比如,根據消費者購買家電的型號和品類,可以追蹤分析消費者的居住面積、家裝和家居需求,以及產品更新換代的預期,從而跟家居、建材企業共享。
“之前參加過很多類似的活動,但大家都是強調自我,不會數據分享,而且組織者也僅僅是為大家搭建一個平臺。我們參與海爾本次活動最大的感受是,能分享所有的消費數據。通過海爾大數據為消費者分類,有助于掌握未來幾年的消費趨勢。生態圈不是表象,真正讓數據共享才是我們最需要的,而海爾做到了這一步。這是真正的共贏?!奔t星美凱龍一位負責人說。
盡管海爾只是家電業的龍頭,但如今在產業同盟中初次試水卻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海爾的號召力在于,將數據資源變現之后不是獨享,而是致力于為產業同盟提供更有價值的市場分析。
落地生態圈,實質是分享經濟下真正的開放。其實,站在海爾創客平臺、互聯網實驗室的背景下來觀察海爾本次“家電生態圈”,就會發現這不是孤立存在的現象。
海爾2015年的主題,是開放、創客、大數據。海爾做為一個操盤者,早已不需要靠話題來吸引用戶。海爾所做的優化與升級,是帶領產業同盟的兄弟們,共同進入消費者的視野中。
引領家電銷售進入4.0時代
這是海爾的第一次嘗試,也是中國家電業三十多年以來,銷售方式的顛覆。
如果說早期家電產品在百貨商場中出售屬于1.0時代,那么家電賣場的出現則是家電銷售進入2.0時代;電商的出現將家電銷售演變為3.0時代,如今海爾以攜同產業同盟+工廠直銷+金融服務的方式,引領家電銷售進入4.0時代。
從一開始就看到了結果。這是12月5日,海爾首次“家電生態圈”+工廠直銷方式交出的答卷。
海爾挑戰的是行業陳規。隨著生產者與消費者關系的日益扁平化,消費需求發生急劇變化,僅憑低廉的價格和單一的產品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海爾通過精準的用戶尋找與差異化的解決方案,為海爾集團的轉型實踐做了一次給力的背書。
影響別人,改變自己,這是海爾轉型互聯網以來最突出的貢獻。其實,中國家電業在價格撕殺中陷入一個惡性循環,而海爾獨辟蹊徑之處,用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既避開價格雷區,又與產業同盟共同構筑新的銷售方式。了解需求,創造需求,遠比用價格取悅消費者更重要。
這是一次試金石。海爾以自己的方式開枝散葉,正在影響或改變的是以智慧家居為主的產業生態鏈。不智能、不家居,早已不是神話。海爾夢是讓其他傳統行業在“家電生態圈”版圖下,以智能化的方式幫助產業同盟成功,這是海爾一直在做的事情。
有人說這是和明天的一場“賭局”。其實,每一次創新都是建立在“賭局”之上,如果缺少玩出革命的精神,又能拿什么“賭”明天?
500萬人,56億,這是一幅極誘人的場景。用“家電生態圈”帶領產業同盟玩出時空交錯的新感覺,海爾用技術丈量著人心,用體驗丈量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