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涂料網訊:當前樓市明顯回暖,并沒有對家居建材行業產生立竿見影的作用。如今的家居行業仍處在低迷時期。這就導致家居建材行業的競爭有愈演愈烈之勢,家居建材各行業紛紛求轉型,求發展。有的寄希望于轉行,但更多的是寄希望于互聯網。然而,“互聯網+”家居模式仍存在一定硬傷,消費者也在電商與店商之間猶豫徘徊。
家居建材行業仍舊低迷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以來,一線城市房價已連續三個月環比全線上漲,大部分二、三線城市止跌,銷量也有一定增長。樓市明顯回暖,但與之緊密相關的家居建材行業卻仍舊低迷。
針對家居建材行業形勢與樓市的分化,有業內專家表示,樓市轉暖并不能對下游行業產生立竿見影的作用。“從簽訂購房合同到交房再到裝修,快則一兩年,慢則三五年,如今家居行業仍在消化2014年前后樓市低迷時期的影響。”
多家家居建材企業反映,上半年經營業績下滑不少。某知名木門品牌本地經銷商向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行情很淡。“以往六七月份再怎么樣每天也有三五撥客人,現在經常一整天都沒幾個客人。”行業低迷也反映在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上。6月份BHI指數環比下降1.03點,同比下降6.41點。據悉,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6月銷售額環比下降1.65%,同比降10.41%。2015年上半年累計銷售額則同比下降5.90%。
現狀:頻繁促銷扎堆上市
從家居城看到,幾乎所有商家都掛出打折優惠價格,但仍然顧客罕至。對此,一位從業多年的資深人士表示,“市場競爭白熱化使促銷成為常態,但需求不增長,即便頻繁促銷,也搶不到客戶。”該人士還透露,許多企業為了增強競爭優勢,借助上市以取得強有力的資本支持。
據悉,今年上半年,有多家家居企業扎堆上市。業內人士稱,“這樣集中爆發式的上市在家居業還是首次,也反映了目前市場競爭環境的異常激烈。”
我國家具行業發展速度已從高速向中高速增長轉變,許多小企業被淘汰;另一方面,幾乎所有的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家居企業都在同時向高中低端市場發力,家具供需矛盾日益激化,同時產品同質化程度較高。
“互聯網+”停留在概念
今年以來,在“互聯網+”政策背景下,家居建材行業也吹起了互聯網之風。為在競爭中搶占先機,不少家居企業開始涉水電商,而添加互聯網概念的各種智能家具也成為市場新風景。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互聯網+”家居存在一定硬傷,家居電商無法讓消費者體驗產品和服務,且電商家居品牌魚龍混雜,擾亂市場秩序。另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大多數智能家具產品還停留在簡單概念,“價格過高,炒作概念的水分很大,并不具備太大實用性。”為此,消費者應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實用的智能產品。
在低迷的行業大背景下,家居建材行業要積極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轉型升級,樹立自身品牌,將“互聯網+”概念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