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涂料網訊:無論是從數據上看,還是從市場調查結果來看,家居建材行業進入長時期的低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大環境方面,中國經濟運行呈緩中趨穩的走勢,但仍存在一定下行壓力。加上房地產市場未來仍面臨較大去庫存壓力,供需雙方日漸趨于理性,未來大幅反彈可能性較小,因此預計未來幾個月,全國建材家居市場難以有突出表現。建材行業上半年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與往年相比未現峰值,說明市場仍在向著“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市場形態轉變,未來市場走勢或將更加趨于平緩。
面對持續低迷的市場環境,家居建材企業該如何應對?相對來說,裁員、減產是最直接的方式,也是被動應對市場變化的無奈選擇。不過,更多的企業并沒有選擇這么做,而是主動出擊,積極應對。例如一些企業借助“互聯網+”的大趨勢主動融入互聯網營銷,推出產品眾籌、互聯網裝修等新模式,順勢而為;還有一些企業準確定位用戶群體,進行多元化經營,引入商超、游樂場等與家居賣場用戶群體高度重疊的業態,聚攏人氣,吸引客戶。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家居建材行業的主營業務仍然是傳統的家居建材產品生產、銷售與服務,通過借助互聯網等新形式,進行多元化經營,仍然要服務于這個中心。如何圍繞這個中心做文章呢?
剖析家居建材行業持續低迷的種種原因不難發現,長期以來過于依賴房地產市場發展使其只能處于一個附屬地位,而房地產市場一旦低迷,特別是大量精裝房的出現,使得初次裝修的需求大大降低。如何擺脫依附于房地產行業的地位呢?答案就在于存量房裝修市場。
關于我國城鎮住房的存量,由于官方機構沒有發布此項數據,因此有不少學者和機構綜合各方面因素,對此做過相對科學的分析和推斷,結論是2014年底我國城鎮住房的存量面積達到224億平方米。由于住房面積總量的數字比較抽象,將其換算為住房的套數就會更加直觀。2005年,我國城鎮住房的存量套數為1.62億套,當時城鎮常住人口的家庭戶數為1.9億戶,戶均住房套數為0.85套;2014年,城鎮住房的存量達到2.45億套,城鎮家庭戶數為2.64億戶,戶均住房套數為0.93套。預計2020年左右,我國將實現城鎮居民家庭戶均1套房的目標。
這才是未來家居建材行業最應該倚重的市場。城鎮家庭將近3億套住房,存量房市場如此巨大的市場需求,即使以15年為一個裝修周期,每年也有2000萬套的裝修需求。如何挖掘這個巨大的潛在市場,是家居建材企業需要認真考慮的一個問題。
事實上,從2015年上半年的行業走勢對比中還能發現,BHI下降速率低于“國房景氣指數”,呈倒“剪刀差”狀,說明建材家居行業靠存量房再裝修維持運行的比例在增大,這也說明這一市場對于扭轉家居建材行業發展頹勢的重要作用。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家居建材企業與其“劍走偏鋒”去尋找花里胡哨的營銷手段吸引眼球,倒不如腳踏實地深耕存量房再裝修的市場機遇,因為家居建材行業的中心仍然是家居建材產品生產、銷售與服務,這才是這個行業的根本。
存量房交易程序注意事項
第一點要盡可能的了解房產交易方面有關的政策法規,包括近期的政策法規的變化,給交易帶來的影響要了解,包括貸款方面的,那這里頭貸款利率是多少,那么還有一些是這個房屋的建成年代、結構等條件,包括自己的個人條件能夠適應什么樣的貸款,買賣過程中也會出現因為貸款原因導致交易產生糾紛的,所以很有必要了解這方面的政策法規。
第二方面,存量房交易要實際查看,多了解這個項目房屋的一些實際的情況,同時要查驗房產證件,了解比較真實的狀況。
第三個可能在選擇經紀公司的時候,應選擇規范經營的公司,同時跟經紀公司有明確的協議約定,明確他的服務內容包括收費標準。
第四個對于買賣雙方來說,他要通過房屋買賣合同的形式,把房屋買賣具體約定下來。從08年10月15號起北京市對全部存量房實施網上簽約,在這種方面看,很大程度規范了買賣存量房的行為。但是有關具體的約定,包括王總講到的有關家具電器的問題,房屋交割的問題,包括涉及到戶口遷移這些問題,都需要雙方進一步明確的約定。
還有一個就是及時辦理手續,那么對買房人來說,辦理了房屋過戶,有了新的房產證,那么這個時候相對保障了自己的資金和房地產權屬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