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環保一再被提起,重視度也比以前大為提高,但從未有現在的急迫感。保護環境已不僅是保護我們的子孫后代了,也是保護我們自己。有多少人因為環境污染身患肺癌而過早死,這些觸目驚心的事實告訴我們,環保不只是掛在口頭的兩個字,而是痛下決心的執行力。
前央視記者柴靜一身淡定從容地出現在公眾的視野,帶著她歷時一年自費百萬拍攝的公益視頻——《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此視頻一出,震驚了整個華人世界。我們生活的是人間還是地獄?生活在深度霧霾之中卻不自知的人們被喚醒了,人人開始自危,生活在這樣的穹頂之下的我們亟需呼吸新鮮的空氣,政府、企業乃至公眾都應為這樣的霧霾天氣買單,我們“沒有權利,只知消費,不知克制”。
雖然環保一再被提起,重視度也比以前大為提高,但從未有現在的急迫感。保護環境已不僅是保護我們的子孫后代了,也是保護我們自己。有多少人因為環境污染身患肺癌而過早死,這些觸目驚心的事實告訴我們,環保不只是掛在口頭的兩個字,而是痛下決心的執行力。面對環保部門的無力,企業的兩難和公眾的委屈我們知道天下沒有兩全,不過有一句話令我們動容“環保不是負擔,是一種創新”。
地板企業提出環保的概念已不鮮見,“生態”、“健康”等詞讓我們覺得親切,在這個肆意消耗環境的時代,我們缺少的正是被我們消耗掉的健康的環境。地板作為家居用品,是我們大多數人每天都要接觸的一個小環境,環保性能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家的港灣”都不安全,那我們又該何處容身呢?
環保不僅要體現在地板的產品上,也包含著地板的生產過程。就像煤炭公司對環境的污染不僅是煤炭在燃燒的時候散發的污染物質,還有生產環節的各類污染。環保不僅體現在我們購買的產品,也體現在如何環保地生產。對于真正能做到此的地板企業,才真正領會了“環保不是負擔,是創新。”
如果這種創新能深入骨髓地實施,那我們身處的不管是大環境還是小環境都會更安全也更健康。我們也不用終日“戴著口罩半遮面”,這樣的美感留給古人就好了。當然,這還有賴于政府、企業和每一位公民的合力,單靠任何一方,“APEC藍”都是無法實現的愿景。地板企業——家的“小穹頂”的制造者們,也應深思如何給消費者們營造屬于他們的健康的“穹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