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陶瓷行業的的發展,過去粗狂型的生產帶來的弊端也就越來越凸顯,原材料進一步的減少,但是廢料卻越來越多,新的一年陶瓷行業不僅僅要做好轉型升級,也要科學的處理好陶瓷廢料,變廢為寶才能利好經濟的發展。
據悉,在陶瓷廠區,2014年全國陶瓷廢料的年產量估計在1000萬噸以上,如何將這些廢料變廢為寶,成為了整個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近幾年,不少陶瓷企業都加強了循環利用不可再生資源等科研項目,從源頭消減污染物的產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各種廢磚已大量被粉碎作原料使用,各類陶瓷磚的污泥渣也開始應用到坯體配方中。
除了將陶瓷廢料粉碎作為建筑陶瓷原料使用外,通過企業和專家的研發,陶瓷廢料還能運用在生產日用陶瓷及衛生陶瓷、生產工業陶瓷、生產陶粒及吸聲材料、生產膠凝材料及其制品、用于回收重金屬、生產水泥等制品。
利用陶瓷廢料進行陶瓷產品的應用,具有極大的經濟效益,一方面,陶瓷廢渣用量占配方的16%—22%,每年廢渣用量達60000噸以上,可節省原料費、廢渣處理費800萬元以上;另一方面,因廢渣細度較小,球磨時間可在原有基礎上縮短2小時,因此每年可節約電費約200萬元,經濟效益非??捎^。在獲得極大經濟效益的同時,陶瓷廢料、廢渣循環利用項目還為政府正在推進的節能減排工程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節約資源的路徑中,除了陶瓷廢料回收利用外,利用低品位陶瓷原料進行生產也是節約資源的重要手段。對于陶瓷行業來說,節約資源就是要節約原料,而坯體占了瓷磚總原料的95%,所以,近年來,不少行業專家都提出瓷磚減薄和利用低品位原料來進行生產的建議。
雖然國內消費者有著瓷磚坯體越白品質越好的看法,但實際上,在世界建陶強國的西班牙和意大利,大多數陶瓷企業都是利用本地的紅土資源生產釉面磚?,F在,世界著名的紅坯陶瓷品牌基本上都是西班牙和意大利兩國企業所擁有的。南美的巴西、墨西哥,亞洲的泰國等,他們的施釉陶瓷墻地磚很多也是采用紅坯原料。國外的消費者也并不以坯體的顏色來作為判斷陶瓷產品好壞的依據。由此可見,我國陶瓷產業利用低品位原料進行生產將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