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柴靜推出了霧霾深度調查《穹頂之下》。不到一天時間,傳遍全網,在數億人手機朋友圈中轉發瘋傳,引起轟動。在這部記錄片中提到:2013年10月21日,第一天供暖的哈爾濱,它的霧霾爆表pm2.5在1000以上。
據柴靜介紹,當天的哈爾濱的霧霾就是因為他們燒了兩千多萬噸的褐煤,加上在2013年的時候全國幾十萬臺這樣的小鍋爐,沒有任何標準,也沒有任何監管,就這么一燒,就這么一排,就這么一放,你在高空往下俯瞰的時候,1200萬人,就像是被水泥砌在了底下。
PM2.5超標時間集中在采暖期
那么2014年供暖季,哈爾濱霧霾是否有變化呢?據哈爾濱市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2014年,哈爾濱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242天,超標119天,達標天數占全年總天數66.3%。其中:達標時間集中在5月~9月期間,超標時間集中在采暖期。
據監測統計顯示,2014年,哈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242天,占全年有效監測天數(365天)的66.3%,其中優60天,占16.4%,良182天,占49.9%;超標天數123天,占33.7%,其中輕度污染42天,占11.5%,中度污染41天,占11.2%,重度污染37天,占8.3%,嚴重污染10天,占2.7%。首要污染物114天為細顆粒物(PM2.5),6天為可吸入顆粒物(PM10),2天為二氧化碳,1天為臭氧。
與2013年相比,2014年哈爾濱空氣質量達標天數增加3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減少15天,環境空氣質量情況明顯好于去年。
“治霾”根本在“治煤”
哈爾濱市人大代表、哈爾濱市房地產商會會長、哈電置業董事長桑洪曾表示,減少燃煤的數量,控制燃煤質量,減少燃煤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城市節能減排、減少霧霾的核心,是重中之重,也可以說“治霾”根本在“治煤”。
“面對民生,我們政府應該有所作為,將節能減排、減少霧霾提升為城市發展戰略,系統推進治理工作,建立并完善治理規劃、政策法規體系和責任體系。通過充分運用市場的杠桿作用,發動全社會的力量打一場節能減排、減少霧霾的持久戰,讓哈爾濱這座我國和世界的最北部的特大城市天更藍,水更清!”桑洪說。
哈爾濱市開通環境污染微信舉報平臺
哈爾濱市12369微信舉報平臺將從3月1日開始試運營,該市市民可用手機關注微信平臺12369,通過文字、語音、圖片定位等信息,舉報環境污染,環保部門將迅速開展調查,同時,舉報人也可通過該平臺,全程跟蹤,及時了解舉報事件的處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