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裝市場風起云涌
2月2日,互聯網家裝企業愛空間正式宣布獲得了6000萬元A輪融資,雷軍旗下順為資本領投。這也是繼去年11月27日,雷軍1億元入股YOU+國際青年公寓之后,在家居行業投資的第二家企業。
據了解,愛空間是一家主打互聯網標準化家裝服務的O2O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其創辦主旨就是為了將家裝整合成一個標準化商品,用互聯網思維整合行業,為消費者提供性價比最優的家裝。
如今,被稱為小米家裝的愛空間瞬間成為行業熱議的焦點,原因絕不僅僅是獲得了雷軍的投資,更在于其祭出了頗具互聯網色彩的“大殺器”。
什么是“大殺器”?那就是顛覆行業以往的一些慣例或是準則。就在獲得投資的當日,愛空間宣布啟動老房改造計劃,并且提出“從毛坯房到精裝房20天、699元/平方米”,以及8大品牌、18項全包、裝修過程微信播報等產品,頗具小米“特質”。
據了解,現階段,小米家裝只推出了一款699元每平米的家裝套餐,在保證20天工期前提下,價格永久不變,延長一天賠償一萬元,并且設計費只需1元,提供手機監工等服務。
但之所以說其具有“小米特質”,是因為據稱小米家裝現在一個月最多接30單,如果想要搶到,著實需要費一番功夫。
其實除了小米以外,近期不少其他行業的巨頭都將目光瞄向了家裝這個市場,一時間,風起云涌,熱鬧非凡。
比小米更早關注也更早行動的是海爾,去年7月份,海爾家居在北京中國大飯店正式發布旗下在線家居品牌“有住”。
隨著有住網的上線,殺入家裝行業的海爾,提供的則是更具吸引力的價格與服務。不僅有599元/平方米的報價,還為業主提供裝修貸款。據了解,12個月的分期貸款費用僅為全款的4%~5%,而24個月的分期貸款費用也不超過10%。可以說,為了搶占市場,海爾還是蠻拼的。
此外,作為行業先行者,易居“搶工長”家裝平臺已經運行了近一年,在全國43座城市落地,做了將近9700單的裝修生意。
而近期,更是有消息稱,地產業的巨頭萬科、新城控股,也正在秣馬厲兵,希望憑借自身優勢,在家裝領域大干一場。
巨頭各有小算盤
家裝業究竟是不是一個“香餑餑”?
鄭州品悅裝飾的總經理馬云濤告訴記者,其實,家裝業的毛利率并不高,一些小的家裝公司一年下來,根本賺不了幾個錢。
其實,在這方面,數據很能說明問題。據之前有媒體從建筑裝飾行業上市房企的財務數據來統計,家裝的毛利率約在14.24%~19.23%,并非暴利。
但根據中國裝飾協會數據顯示,家裝行業年總產值從2002年的3830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1.22萬億元,十年間復合增長率為12.3%,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蛋糕”。
對于這樣一個市場,所有的“分食者”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小米作為互聯網公司,其所有的產品都是奉行低價的原則,講求性價比。而此番殺入家裝行業也同樣如此。
據了解,小米裝修20天的工期以及699元/平方米的報價這一典型的互聯網“行事風格”確實攪動了行業的“一池春水”。
按照小米方面的做法,首先就是要把工隊分包制改成產業工人制,就是自己養工人;其次就是將所有非標產品標準化。
盡管小米的做法面臨的幾乎是“零利潤”,但企業有自己的賺錢之道,那就是把硬裝作為一個入口,來吸納更多的用戶資源。之后通過把口碑和服務做好,引導用戶接下來的消費行為,比如后期的軟裝、家電甚至智能家居等方面。
與小米類似,易居“搶工長”家裝平臺在上線之初,就將切口對準了工人,這一傳統家裝行業最為重要且最容易讓人忽視的軟肋。
據記者了解,傳統的家裝公司,尤其是一些小公司很大一部分其實并沒有自己的施工隊,施工業務都是外包給第三方。
而易居“搶工長”正是通過打造平臺,免費提供中介服務,免費提供設計師等一系列手段,搶占市場,后通過增值服務盈利。
而對于那些進軍家裝行業的房地產企業而言,由于擁有龐大客戶資源以及完善精裝修產業鏈,使其在裝修設計、材料供應、現場施工管理以及售后服務上均具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