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國這個古老貧窮的東方古國完成了翻天覆地的劇變。從1978年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由一個尚有2億人生活在貧困線下,與世隔絕的國家,變成了一個經濟繁榮,有著活躍市場的強大經濟體。這些年來,每一個中國人都從衣食住行用各個方面感受到了生活水平的進步。改革開放前,人們的居住條件較差,茅草房、筒子樓到處都是,住房設施和功能十分低下,且人均住房面積不足6、7平米。改革開放后,不僅人均居住面積大幅提高,而且室內裝修和居住環境也有明顯的改善,從居者“憂”其屋發展成為今天的居者“優”其屋。作為家居裝修行業的從業者,小編今天就為大家總結一下中國人裝修風格和家居生活的巨大變遷。
四白落地和報紙糊墻 VS 創意壁紙花樣墻飾
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是一個不可能講究家居品位的年代。在集體主義公有制唱主旋律的時代,房子是單位分的,雖說大小有區別,但艱苦樸素是指導思想,裝飾風格也是全民統一——上至領袖總理,下至知青農民,都是統一的四白落地,報紙糊墻。照片上的主人公是廣州人,人稱洪叔,他住的單位職工宿舍只有18平方米,還要擠三口人,他往墻上貼滿了從《人民畫報》、《大眾電影》上剪下來的圖片。這樣裝飾墻面就覺得很漂亮。

如今的時尚家居,色彩斑斕個性實用的墻紙墻飾已經成為潮流。隨著技術的日新月異,立體壁紙、液體壁紙、閃光壁紙等多樣化、多功能的壁紙層出不窮。各種壁紙不但環保性能優越,施工簡便,而且可以方便更換花樣繁多。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如今的時尚家居,色彩斑斕個性實用的墻紙墻飾已經成為潮流。隨著技術的日新月異,立體壁紙、液體壁紙、閃光壁紙等多樣化、多功能的壁紙層出不窮。各種壁紙不但環保性能優越,施工簡便,而且可以方便更換花樣繁多。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