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福布斯中文網刊登了《美國人在玩積木式創新,我們怎么參與其中?》一文,這篇文章是趨勢研究專家、海銀資本創始合伙人王煜全的一個訪談錄。自騰訊WE大會上他發表了關于積木式創新的演講,就吸引我也一直關注“積木式創新”。那么究竟什么是積木式創新呢? 很簡單,從字面意思來看,我的理解是通過“積木式的排列組合”進行創新的方式。舉個簡單例子,蘋果手機是一款公認的創新產品吧,但它的創新之處在哪呢?我們可以看到,蘋果在自有技術的基礎上,將他們創新所需要的技術研發和生產供應部分都轉交給合作方,通過這種積木式的合作創造出一款偉大的產品。 簡單來說,積木式創新的具體表現在三個層面。 一、 前期:充分了解市場、經營好用戶。 任何一款產品想要創新成功,必須符合市場的規律,必須了解用戶的生活方式?;ヂ摼W之父蒂姆先生所說,互聯網給人們提供了“交流、共事、共享信息的環境”。互聯網通過改變人與人的聯系和連接的方式,深刻地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而企業是根植于用戶的,自然要去感悟用戶生活方式的變化。 互聯網的發展已經讓企業具備了一個與用戶零距離接觸的條件。剩下就看企業如何去運維,如何真正有效的將用戶的信息匯聚起來了。例如,小米社區,從最初的100人,到現在6300萬(截止到2014年6月30日的數據,仍在不斷擴展中)的米粉們聚集在社區里,這個數字占據安卓系統活躍用戶數量的70%。 有人說這才是小米的真正資產,小米不是智能手機品牌,而是年輕用戶的社區,已經6300萬人了,即便用戶不再增長,只是圍繞這群人來延伸業務,還愁豬飛不起來嗎? 二、中期:新木桶理論 企業了解了用戶的需求,把握住市場的發展方向,那么如何迅速地生產出新品呢? 企業需要和外部公司的最長板合作,包括設計、外包生產、外包渠道、合作營銷等等,迅速達到一個大企業需要的所有功能。我們把這個模式叫“新木桶理論”,即企業的關鍵不是修補自己的最短板,而是找到自己的最長板并加到最長,才能獲取和別的最長板合作的資格。 這一點也是積木式創新的核心所在,即不同企業之間以自己的最長板進行合作。然而怎么樣才能達成這樣的合作呢? 傳統上說,企業之間的橫向合作一般基于既定的合作伙伴,然而互聯網可以將各個需要對接的群體聚合起來,例如春雨醫生聚合醫生與病人,在線教育聚合教師與學生,阿里巴巴聚合了賣家與買家;而開放式創新的平臺就聚合了技術的需求者與技術的提供者,這樣把研發資源聚合在一起,可以更好的助力中小企業進行積木式創新的合作。 三、后期:產品的營銷及迭代升級 科技產品更新換代一直以來都遵循著摩爾定律,而如今,該定律似乎也已失效,產品更新迭代已經愈加快速。因此,中小企業在進行積木式創新時,要特別注重產品的快速市場化,用最快的速度占領全球市場。因為這樣才能領先于緊緊跟隨的競爭者,達到效率和效益最大、成本最低、用戶利益最大。 同時,又要布局好產品迭代升級的節奏。關于產品的迭代升級,最好的建議無非都來自用戶。因此,需要有那么一個讓用戶吐槽的地方,可以是微博、微信、論壇,還可以是線下的體驗會等??傊枰層脩舻谋磉_渠道暢通,同時又可以讓他們參與到產品的研發、設計中來,這樣才能更有效的進行迭代升級,同時又不失為一種社會化營銷。 當然,辯證地來看,積木式創新利弊皆在,其中也有許多風險之處,以下我們先來探討兩個大家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首先,企業需要更加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 目前,很多行業內都存在這種現象,就是你抄我,我抄你,最后大家打價格,看誰的價格低。這樣以來,在研發方面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的企業,就會質疑自己的投入值得嗎?久而久之便會損害行業內真正的創新力量。也有一些企業,在此就不點名了,一邊大喊著“你偷了我的…”,一邊卻將別人的研發成果裝在了自己的兜里,甚至有一部分企業侵犯到了國外權利人的知識產權,還因自己的“聰明”而沾沾自喜。 因此,積木式創新過程中,企業在和外部很多企業簽署研發合作協議時,要特別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既要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又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格力董事長董明珠曾經說,“經過30多年努力,我國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已經取得長足進步,社會已經基本形成尊重知識產權的局面。但目前仍然存在知識產權保護不力、案件審理周期長、懲罰標準太輕等問題。” 實際上,不少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足導致知識產權弱保護。知識產權作為企業重要的經營資源、競爭資源和無形資產,與企業的人、財、物一樣,也是開展企業生產經營不可缺少的要素。中小企業只有通過對知識產權的精心管理,才能從知識產權優勢中獲得最佳經濟利益。 第二,企業要學會利用最聰明的人為自己工作。 你可能有所疑問,怎么樣才能充分利用最聰明的人呢?筆者曾發表過《開放式創新:別浪費了聰明人的智慧》一文,分析了互聯網給企業的創新帶來了非常好的機會,例如可以和消費者零距離溝通,也可也充分利用外部的研發人員為自己工作。 比如研發需求巨大的寶潔公司,在2000年左右開始了Connect &Develop計劃,把未來五年內的技術需求,開放給所有企業,讓外部的資源尋找創新,為寶潔的研發、推廣和營銷輸送生命力。而同樣,飛利浦公司有Open Innovation、戴爾公司有Ideastorm;還有一些獨立的開放創新平臺,比如Innocentive、YourEncore、NineSigma、Innoget等網站,都已經讓全世界最聰明的大腦聚集了起來。 在中國,類似的網站也已經開始興起,比如海爾開放創新平臺(hope.haier.com)、庖丁技術眾包平臺、眾研網等網站,仔細看,這類網站上也已經開始出現一定數額的研發項目交易。因此,如果企業研發方面遇到難題,甚至自己的研發力量不足的情況下,不妨試試這種新的方式。 我們知道,過去中國經濟的發展主要靠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拉動,如今,中國正在從制造走向“智造”,“克強經濟學”更是助推了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的節奏,國家創新創業服務體系也日益完善,同時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過程中,涌現出大量的小微企業。正如前面分析,這些小微企業發展壯大甚至走向國際化的方式之一,便是走積木式創新之路。 順應這種趨勢,2014年海爾互聯網轉型的重頭戲之一就是推出了海爾開放創新平臺,以服務于研發相關的各類中小型企業,為它們提供一個技術需求與資源的對接平臺。這樣,企業只需要按照“新木桶理論”,發揮自己的最長板,然后進行資源的整合,同時還可以在平臺上的社區板塊與用戶進行深度互動,這樣就可以很好的進行積木式創新了。 當然,在中國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時,很多企業不愿意或者不敢用這樣的方式進行研發合作,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這些網站都有專門針對知識產權的咨詢和服務,他們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畢竟,這種合作使得企業之間的研發合作更透明、更高效,也能讓企業真正地進入積木式創新的游戲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