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借助于智能硬件的爆發,智能家居已經不僅僅是傳統認知中的機械式智能,其概念更是延伸到了諸如筷子、馬桶、插座等似乎與智能化關系并不緊密的領域。智能衛浴到底是不是真的智能,是不是真的為消費者所需有待商榷?
智能化產品卻是“低智商”
目前,市場上很多打著“智能牌”家居的產品距離實際意義的智能控制都還有著很大的技術和功能上的差別,可以說還欠缺點“智商”。而更多的所謂智能單品更是偏離用戶的實際需求,加入幾個并不成熟的傳感器,然后加載一個界面設計都還并不完善的 APP,就開始打著顛覆的旗號夢想著逆襲。不能說這是消費誤導,但至少可以看到這些智能家居產品似乎代表著創業者的情懷,卻不能詮釋用戶的情懷。這些絕對不是真正的智慧家庭,甚至很多產品連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家電都算不上。缺乏產業鏈支撐,借助于概念粉飾下的“智能”炒作,無法滿足人們真實的使用需求,最終只會危及行業良性進化,無法取得長遠發展。
自定義設置 實現真正的智能化衛浴生活
目前,很多家居產品連基本的操作設置都不夠人性化,就更難提智能化的設計了。比如,有些智能化電視,由于操作方法復雜,老人想看電視反倒連電視節目都調不出來……。智能家居是一個平臺,其本身就是一個智能化的控制系統。在這個平臺上,所有的家電,包括門窗、水電設施都可以被遠程控制,實現智能化的應用體驗。智能衛浴應該在這方面下功夫,根據用戶的自定義設置,進行各種各樣的智能控制,這才是真正的智能衛浴。
消費者需求才是企業工作的出發點
很多智能衛浴企業推出產品的出發點都是基于競爭層面,而不是消費者層面。不同品牌、廠家的不同產品都遵循著各自的標準,因此在設計上并不能夠做到整體智能,這對于用戶而言是種困擾。從智慧家庭的消費需求看,不管是哪個品牌或是怎樣的產品,家居設備之間必須實現“互聯、互控、互通、互動”,這樣才能組成真正的智慧家庭 。但目前的狀況是,每個品牌基于自身能力的智能方案實為“畫地為牢”,只關注自己能做什么,而無法滿足消費者的整體需求、真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