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南國燈世界大樓里,雷士照明以“土豪”的姿態占據了整個第三樓,進行著年終常規促銷活動,超豪華7000平米華中區最大展廳內,一盞盞吊燈明亮刺眼,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創始人吳長江的命運卻暗淡隕落下去。
1月15日,長江商報記者通過吳長江持股的另一上市公司德豪潤達一位高管處了解到,吳長江所持有的德豪潤達1.3億股已被廣東省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和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輪候凍結”,而吳長江本人因涉嫌挪用資金罪被惠州警方刑事拘留的消息也已經通過其周圍人確認。
“吳長江現在的結果,應該是企業家的管理思路問題,雖然是個風云人物,但賭性太大。”上述德豪潤達高管表示,自己參與了當時重組雷士照明的全過程,接觸吳長江也有段時間,“但其在業內的口碑并不好,江湖習氣太重”。
這邊,雷士照明的銷售人員還在賣力促銷,而遠在廣州惠州的雷士照明工業園內卻發生了一場高層地震,其創始人吳長江在“雷士風波”中先后被罷去雷士總裁、執行董事等職務,并因涉嫌挪用雷士公司資金而被惠州市公安局立案偵查。此外,還有傳聞稱吳長江在澳門賭錢欠下巨額賭債。
自此,歷經半年之久的吳長江與大股東王冬雷的“吳王之戰”告一段落,吳長江背后體量龐大的家族公司、經銷商以及企業高管也開始遭到全面的“圍剿”,雷士照明全面進入了王冬雷時代。
吳“摔跟頭” 或涉嫌挪用5.7億資金
如今,吳長江已經走到了事業的懸崖邊,翻盤的機會渺茫。
1月13日,吳長江的代理律師熊智對外提供書面材料稱,2014年10月22日,惠州市公安局以涉嫌“挪用資金罪”對吳長江予以刑事立案;同年12月5日,惠州市公安局以網上追逃形式將吳長江抓捕刑拘,現羈押于惠州市看守所。對此,熊智建議,對吳長江不予批準逮捕。他認為,本案提起控告的“受害人”雷士照明(中國)有限公司注冊地在重慶南岸區;涉案的借款單位都在重慶注冊;涉及的貸款銀行也全部在重慶市區,因此惠州市公安局沒有管轄權。
盡管還糾結在司法的程序問題中,但熊智對吳長江挪用資金一事卻狀似默認,這個創造出雷士崛起“神話”的人,最終在違規貸款擔保上“摔了跟頭”。
德豪潤達曾公告稱,2013年8月30日至2014年8月4日間,吳長江等人通過借款、貸款等手段,先后8次以重慶雷士進行違規擔保等行為,涉及貸款金額約3.96億元,保證金金額4.03億元,目前被擔保的四家關聯公司向銀行借款的資金去向不明,總共涉及金額5.7億元。而重慶雷士已經被相關銀行強制履行了大額連帶擔保責任3.95億元。
公告表示,2014年11月5日,因這筆違規擔保,雷士亦被銀行強制扣劃1.54億元,兩次連帶責任涉案資金已達5.4856億元。據此測算,德豪潤達按持股比例計算最大損失金額約為1.4828億元。
就在此份公告之前,雷士照明董事會曾于2014年9月份召開發布會,公布吳長江涉嫌“三宗罪”,其中就包括涉嫌挪用資金罪,并在發布會現場展示了保證金質押合同的影印件。
禍不單行,就在吳長江被警方控制之際,德豪潤達2014年12月16日發布公告稱,吳長江先生所持公司的全部股份被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司法輪候凍結,長達24個月,被凍結的股票資產市值達到11.74億元。
為此,長江商報記者曾多次聯系雷士一方,雷士照明新聞發言人石勇軍表示自己已經離開雷士,不便發言。
去年,12月2日,吳長江發微博稱:“這兩天上海實在太冷,不過見到華東幾個經銷商兄弟,心里卻很溫暖!特別是你們那句無論我干什么都愿誓死相隨的話,讓我感動落淚,感謝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我不會放棄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對于自身難保的吳長江來說,什么時候看到“更好的明天”還不知道,這也使得上述言語充滿了悲情色彩。
三度逼宮“吳王之戰”內訌升級
吳長江一手創建的雷士照明于2010年5月在港交所上市,但自其引入資本以來,股東之間、創始人之間、創始人與投資者之間的利益之爭從未中斷。
2012年12月,吳長江將其手中11.81%的雷士照明股份,出售給德豪潤達,由此,德豪潤達成為第一大股東。2013年1月11日,德豪董事長兼總裁王冬雷進入董事會成為非執行董事,同一天吳長江出任雷士照明首席執行官。
此番雷士照明與德豪潤達的聯姻,當時多數機構極為看好。然而好景不長,吳長江與王冬雷的控制權之爭爆發。
2014年8月8日,雷士照明發布公告稱,董事會通過決議罷免吳長江的首席執行官(CEO)職務,由董事長王冬雷接替,同時被罷免的還有副總裁吳長勇等人。
事情的直接原因是吳長江于2010年代表雷士照明公司的附屬公司惠州雷士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與另外3家公司簽署了一份長達20年的品牌授權協議,董事會卻被蒙在鼓里,而這3家公司都是由吳長江親屬所控制。
8月9日,吳長江和王冬雷傳出斗毆。這場“雷士風云”文戲加武斗,連續上演。
隨后在8月11日,王冬雷與吳長江幾乎在同一時間,分別在北京和重慶召開發布會互相指責對方。吳長江指責王冬雷將光源產品轉移到德豪潤達進行生產銷售,以裝點業績平平的德豪潤達。
王冬雷則認為,既然雷士照明的光源可以從吳長江胞弟吳長勇的關聯公司代工(生產),為什么不能從大股東德豪潤達訂購呢?何況德豪潤達本來就有光源生產線,兩家公司合作以后就應該發揮協同效應,相互整合產品線,誰生產有優勢誰來生產。在此后的幾天,雙方均通過回應媒體提問,隔空斗嘴。
而吳長江在這場鬧劇之前,已經歷了兩次“逼宮”。在中國資本市場上,連續三次遭到罷免的董事長和CEO恐怕只有吳長江一人了。
1998年,吳長江與其兩位同學杜剛和胡永宏一起創辦了雷士照明。
2005年,由于經營上的分歧,吳長江被迫讓出全部股份。而這場風波最后以吳長江回歸,杜剛和胡永宏各拿8000萬元離開雷士而收場。
2012年5月,吳長江突然辭任董事長、首席執行官等公司一切職務,由公司非執行董事、賽富亞洲基金創始合伙人閻焱接任董事長。此番為二度“逼宮”,吳長江與閻焱的矛盾不斷激化。在吳長江即將招架不住時,引入王冬雷助其成功重掌雷士照明。
“吳長江確是個強大的對手,若論做企業,吳長江有勇氣、有謀略、夠敢賭,也能帶團隊,創業企業家的質素他都有。”盡管經歷一場“惡戰”,王冬雷對吳長江的部分特質仍然是肯定的。
雷士受害
王冬雷如何理順“爛攤子”
無論吳長江和王冬雷最后誰輸誰贏,最大的受害者還是雷士照明。
2012年在與軟銀賽富合伙人閻焱的矛盾中,吳長江離職,2012年8月底,雷士照明上半年凈利潤銳減83.7%到646.8萬美元。
而從股價走勢來看,在與閻焱之間的內訌中,雷士照明公司罷工停產,期間股價創下了IPO后的最低價,讓中小投資者遭受巨大損失。
在持續如此之久的內斗中,雷士照明品牌也受到重大影響,經銷商嚴重受傷,在雷士2012年伊始的內斗風波中,雷士部分工廠長時間停產,不少經銷商拿不到貨,2014年“吳王之爭”期間,雷士萬州工廠再次停產。經銷商反映,兩次內斗中,都有因為供應不及時而導致已經簽好的訂單被客戶取消的情況。
與此同時,歐司朗、飛利浦等公司卻都在開始新的版面,照明領域的龍頭公司依舊穩穩地掌握在這些跨國公司手中。
“雷士照明畢竟是上市公司,架構成熟,愈合能力也很強。”對于此次的雷士風波,上述德豪潤達高管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德豪潤達仍舊對雷士照明有信心。
實際上,在這場雷士風波還沒有徹底落幕之時,王冬雷已經開始了對雷士照明業務的布局。目前,大股東德豪潤達正在加快對雷士照明的整合,雷士定位做燈具,德豪做芯片和光源。
繼逐漸“收復”經銷商和運營商渠道之后,2014年12月底,雷士照明官方微博稱,將在全國范圍內掀起聯合維權打假風暴。這也被解讀為王冬雷對吳長江所屬的家族公司的“圍剿”。
“雷士這幾年都處于動蕩期,生產上斷斷續續必然會連累經銷商,一些經銷商制假售假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一位武漢照明業人士認為,同時不排除部分經銷商是發“災難財”,“雷士供貨跟不上,自然就給售假者生存空間”。
且看王冬雷如何理順這個“爛攤子”。
1998年
吳長江與同學杜剛和胡永宏一起創辦了雷士照明
2005年
吳長江被迫讓出全部股份,最后以吳長江回歸,杜剛和胡永宏離開雷士而收場
2010年
5月
雷士照明在港交所上市
2012年
5月
吳長江突然辭任董事長、首席執行官等公司一切職務,由閻焱接任董事長
2012年
12月
吳長江出售股份,引入王冬雷助其成功重掌雷士照明
2013年
1月11日
王冬雷進入董事會成為非執行董事
2014年
8月8日
雷士照明董事會罷免吳長江的首席執行官(CEO)職務,由董事長王冬雷接替
2014年
10月22日
惠州市公安局以涉嫌“挪用資金罪”對吳長江予以刑事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