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伊始,一則雷軍進軍家裝,投入6000萬資金到陳煒的“愛空間”,助力后者全新打造“小米家裝”的新聞引起業界關注。雷軍是否會以極致的零利潤服務成為一匹令家裝界害怕的狼?
近日,重慶晨報記者就此采訪了重慶家裝界的幾位老總,他們卻普遍認為“小米家裝”有噱頭,但實施起來有難度。
小米家裝 還需時間驗證
劉波兄弟裝飾執行副總經理
越來越多的跨界資本投入家裝行業,從側面也反應出家居行業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家裝行業的發展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但從目前來看,小米家裝前期提出的幾個賣點,實際上是小米模式和家裝特色服務的整合。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是多元化,家裝市場也是多元化的,因此小米家裝提出的幾個賣點能夠契合一部分消費者的家裝消費需要。不過,任何模式對于一個行業的沖擊和影響,都要經過一個時間周期后才會顯現,現在去評判小米家裝是否會成功為時尚早。
在家裝行業,標準化的可復制的產品,則應加入更多的創意,用創意為“標準化”帶來不同的體驗。而客戶體驗則時間軸更長,同時超出預期則是“強調客戶體驗”的核心,智能家居和移動互聯是實現良好的客戶體驗的方式之一。同時,以新的理念和新的商業價值觀,有效整合和提升行業已有的特色服務,將會成為眾多家居企業思考的方向。
“小米家裝”三大賣點
現有家裝模式
“699元/平方米,零利潤家裝”
價格根據客戶需求可低至568元/平方米,甚至更低!
“20天完工,晚1天賠1萬”
業界一般合同工期90天,逾期有少量滯納金
“自養施工團隊”
實施項目經理負責制,工人由項目經理聘用。
用做手機的思路做家裝未必行得通
胡玉軍 天古裝飾總經理
雷軍做手機是個營銷高手,但是他想用做手機的思路來做家裝,不一定能行得通。這次“小米做家裝”就是通過炒作來吸引媒體及行業關注,但是行業可能緊張一下,但業內人士很快就會明白,這只不過又是一場“狼來了”的鬧劇。
家裝進入門檻很低,但是運營成本則要高得多,所以業內不乏高調進入家裝行業,但不久就銷聲匿跡的“先烈”。同時,由于人們對個性化的需求,家裝行業難以真正實現規模化的標準生產,由此而導致的勞動密集型特點是短時間內難以改變的。
更多的是炒作
秦萬勇 美的家裝飾董事長
“小米家裝”提出的699元/平方米的零利潤價格、20天完工的說法,我覺得是在炒作。699元的價格,換做其他人也能做出來,但是品質誰來保障?20天加班加點完工,如果工程量少,你可以這樣做。如果工程量多,你能讓上百工人加班加點施工嗎?因此,上面提到的699元和20天,都是根據最低標準做的一個理想化數字。如果你要造型,如果你要個性,你就要加錢加時間,最終得出的數字肯定不止699元,不止20天。如果達到陳煒說的每年3000-4000個工地的規模,每個月則有超過300個在建工地,那最低則需1000人規模的工人。培訓管理這樣龐大的工人團隊,就業務和收入支撐來說很難。
暫時不會沖擊傳統裝飾公司
郭聯利 圣象集團重慶公司營銷總監
沖擊暫時不會在業務上,但更多的是體現在家裝經營思維上。從目前所透露的信息來看,小米裝修落地很難。我們都知道家裝從產品到施工很難實現標準化,因為客戶需要個性化,施工環節人工參與過多。但小米家裝提出的家裝標準化,包括標準化施工、透明化價格是未來家裝的方向。
小米家裝不管成功與否不重要,但小米家裝互聯網思維在家裝方面的創新和探索值得去學習。
小米裝修落地很難
夏雨 維爾維爾國際家居裝飾執行董事
小米裝修是O2O模式即線上銷售線下體驗,必然要求小米裝修在全國建立連鎖體驗店,然而在短時間內建立全國連鎖體驗店是很難完成的。
家裝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門檻較低,和小米手機的高科技含量不能相比。小米裝修面對的是眾多零散用戶,戶型不一致,需求不一致,家裝環節都離不開工人參與。
不看好雷軍投資的愛空間
劉自強 百歌裝飾副總經理
從小米做手機、電視、凈水器甚至汽車等產品來看,雷軍意在打造一個囊括人們生活方方面面的系統產業鏈,而現在試水家裝則是其選擇的一個切入點,來串連和支撐整個鏈條。從這個角度來看,小米進軍家裝的出發點是有其道理的。
對于“小米家裝”699元/平方米的報價,別說699元/平方米,就是399元甚至299元,都能做得出來,要么是雷軍不計成本殺入家裝市場,要么這個裝修完全沒有個性化造型。
互聯網思維 引導家裝大趨勢
翟燕 重慶生活家裝飾總經理
雖然我覺得小米家裝提出的零利潤有點夸張,但作為互聯網思維的重要指標,不斷壓縮利潤直至接近成本價,已然成為裝企謀求發展的共識。
另一方面,小米家裝提出的20天交付能否實現還有待進一步關注,因為這個涉及到企業的“交付系統”,龐大而重要,但家裝行業正在通過不斷推進產業化、集成化,壓縮交付周期已是不爭的事實。
而小米家裝提出的自養工人和壓縮利潤其實互為因果關系,壓縮中間環節,自養工人其實正是實現家裝企業利潤率低的重要路徑。其實,這些觀點也都不是由小米家裝首次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