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業內人士向《創業邦》記者描述傳統家裝行業的業態:報價混亂,不透明、結算超出合同款、工程缺項漏項、工程質量不盡人意,等層出不窮的問題已是常態。
對于客戶而言,這當然是一個大麻煩;另一面,它對應的卻是一個容量足夠大的剛需市場。誰能創新性、有效地解決掉這些問題,并形成用戶口碑、規模效應,這意味機遇和一個可加以想象的空間。換句話說,哪個領域問題最多,就在哪里可以找到勝算較大的創業與投資機會。
合力投資合伙人李論為此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出手投下了來自上海的家裝創業團隊“小米裝”。刺激這個創業團隊與打動投資人的是:行業到了有人跳出來改觀、革新的時候了。
——公開透明的價格與信息披露、標準化的可復制的產品、強調用戶(客戶)體驗等一套具有互聯網精神與理念的打發,他們覺得在這個行業將會發揮出巨大的威力。
“小米裝干的事就是去顛覆這個需要創新、需要來一場革命的行業。”李論為此告訴《創業邦》記者。
與此同時他直言不諱,小米裝就是對雷軍“小米精神”的致敬,是他作為早期投資人有興奮點的探索。他說,手機品牌五花八門、價格也五花八門,小米手機一面世便走互聯網路線:把價格做到統一、透明;然后用高性價比形成用戶的口碑效應,不以單個的硬件產品作為盈利點,而是延伸產業鏈兌現商業價值——這些打法、理念,他認為在傳統家裝行業其實可平移、復制過來:就像小米對手機業發動了一場革命一樣,家裝業同樣要人來大干一場。
小米裝創立兩個月后,其團隊主創者第一時間向《創業邦》記者闡述了其所做之事:
在價格上動“刀子”。一如本文開篇所表述的一個現象,業內存在客戶簽訂完了合同,卻往往按實結算的規則,客戶為此要支付超出原來預算的費用,而所加費用的額度“夸張到有可能高達100%”;這位主創者稱,如果沒有加價,那么也要小心了,可能存在另一個問題——裝修公司本身給出的報價就高,使用的材料卻質量很低,或有缺項漏項等種種現象。“這意味,用戶付出的還是一個高昂的成本(卻沒有獲得與此匹配的產品、服務)。”
就此詬病,作為一家殺進這個行業的初創公司,小米裝攪動這個市場奶諾的手法簡單、直接,首先對自己下狠招:
一是在網站上公開自己的報價,承諾不在后期增加任何費用,為此他們宣稱按合同上簽訂的金額結算,“就算是自己貼錢,我們也不會向用戶增加1分錢的費用。”
二是在一些項目里涉及到的硬件產品公開標示不限量,“客戶需要多少他們就配置多少,打個比方說客戶要求滿墻都裝滿插座,我們也會無條件滿足他并且不加價。”
此外據稱,他們在報價上做到了約低于市場價的25%左右。當然,這是在其它裝修公司與其項目一致、不缺項,漏項;是否同樣使用一線品牌材料、是不是一口價等條件對等的前提之下的一個價格定位。
小米裝從公司創辦至今兩個月的時間,已有上百單的簽約量,簽約金額過500萬。一開始,他們便以月裝修5000套的業務量作為指標核算成本。在硬裝修這塊業務里,他們一開始就想好了只要能保本就行,其訴求點不難理解:用一個接近成本的價格,做優質的產品、服務,以此快速形成用戶的口碑、及用戶規模效應,然后延伸產業鏈。
硬裝產品標準化。李論說,除了標準化的價格外,產品標準化也是他們的核心點之一。比如說裝修內容里涉及到的工藝、工程量、材料等等,他們會給用戶一個詳盡的清單并在網站上予以公布。在丈量完房子面積后,用戶能很清楚自己需要支付的費用是多少。這很像在超市采購物品:一個物品的單價是多少,買多少該支付多少錢,一目了然。
為了能將工程的質量、服務做到極致,小米裝與150來家裝修公司建立了合作。李論說這相當于一個平臺,先是聚攏用戶再按照用戶的需求把活分配給裝修公司。而他們對這些公司的制約力是,服務如果令人不滿意,“它完全可以再換一家公司來做這件事。”此外,在未來他們還有一個構想:建立一個面向施工隊伍的培訓學校,“把這個行業的施工人員從工人變為技術人員,把服務變得更規范與標準化。”
小米裝團隊成員說,在這個行業把產品做成標準化,“其實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之所以沒有人去動手實踐這個理念,問題依然來自于這個行業的混亂:一味追求短期利益,使得價格變得不公開、透明,沒有人會為此跳出來革自己的命,“90%的裝修公司存在缺項、漏項的問題。”
互聯網化:以標準化的硬裝產品構筑平臺,以個性化的軟裝作為商業回報點。小米裝在公司創立之初便有用互聯網的精神去改變、顛覆這個傳統行業的念頭。
除了把價格、工程項目等信息在網站上公開與透明化外,在服務上他們還推出了一個管理工程的APP。用戶通過它可以直接明了地看到工程的整個進度,同時還能在線與設計師、施工隊、監理進行一對一的溝通。
李論說,小米裝干的事并不是一錘子買賣:一旦形成了用戶規模,售前、售中、售后等一系列的服務他們都會深入做下去。在鏈條的延伸上,除了現有的硬裝外,軟裝會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商業回報點。
他及小米裝團隊的興奮點是:首先他們打造出一個標準化、極致的硬裝產品并形成平臺。然后,在這個平臺上接入優秀的設計師,再切下個性化軟裝領域這塊有誘惑力的蛋糕。
如何個性化?團隊成員說,設計師將會為用戶提供一套軟裝的解決方案,比如選擇什么樣的燈具、窗簾、布藝、地毯、花瓶它們呈現出來的效果會是什么,等等用戶會一目了然。在這個發力點上,他們已簽下了奢侈品品牌阿瑪尼的設計師,在未來,他們希望在這塊的用戶體驗上,“能夠做到七星級酒店的感覺”。當然,這里的一個前提是,用戶的成本付出本依然是相對最低的。此外,在硬裝業務領域,他們正計劃在自己的客戶中推出5至6套,“標準達5星級酒店的模板工程(通過這些模板、口碑傳播品牌的影響力)。”
“而作為平臺,小米裝的威力是在軟裝這個領域形成流量的入口,可以介入各類與之相關的電商的合作,也可以涉足金融服務等等。這后面有一系列的事兒可以去嘗試、挖掘。”李論說,在這個階段資本的推動力當然是關鍵點。早期在硬裝上盡力讓利給用戶、并且要提供一個優質的產品,服務很重要,“用戶一旦規?;?,在它后面便存在一個極大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