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就在一眨眼的功夫,2014年就已經過去了。在新的年頭里,不知道廈門家居建材行業(yè)的商家們是否已經提前做好了布局。對此,導報記者經過近一個月的走訪,與時下年輕一代的家居建材從業(yè)伙伴們多次溝通、整理之后,現將近期的收獲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2015年的整體布局有所裨益。當然,小編也希望有更多的業(yè)內人士可以給出專業(yè)的解讀,說到底,都是為了廈門家居建材行業(yè)能夠更好地發(fā)展。
市場研判:
秋末冬臨進入到2015年,并不意味著春天就來臨了,在過去的幾年里,導報記者一再提醒大家,不要總盼著明年會好轉。市場總按其自有的規(guī)律在發(fā)展變化的。而對廈門家居建材而言,今年同樣也不會有明顯的好轉。
其一,廈門房地產市場進入了一個平緩發(fā)展的階段,大體量新房上市的情況再難出現。而短時間內二次裝修市場無法提供更大的市場空間,從市場增量上來說,對產能過剩的家居建材行業(yè)并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其二,市場洗牌持續(xù)上演,并有大浪淘沙之勢。時下我們不難看到周邊的許多企業(yè)正在四處探尋,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方向,以令企業(yè)在這樣的趨勢下得以生存下去。但洗牌勢不可擋,隨之而來的競爭也將使行業(yè)的發(fā)展面臨更多的困難。
其三,成本一升再升,雖然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相信年底不少商家都已經收到了賣場方面加租的通知,并且幅度都還不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租金可以提升說明市場仍有活力,但操盤的人的壓力可想而知。特別是那些在廈門各大專場均有門店的品牌,少不得得再掂量一下。
綜上,明年的市場將有秋末入冬的跡象,導報記者提醒業(yè)內同仁們,早早做好準備:備好余糧,準備過冬。
基于這樣的研判,明年市場依然會有很多新的可能,因此,本期我們將就以下三個策略展開探討。
話題一 傳統店商
放慢腳步,穩(wěn)健布局
有別于此前趁著市場不好,競爭對手反應不過來而迅速擴張的策略,盡管2014年許多商家因為這樣的策略而賺到了錢,但在當下的形勢下不妨考慮放慢腳步,穩(wěn)健布局。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在2014年下半年便已經出現,多數商家出現收縮放緩的情況,而這樣的情況在2015年將愈演愈烈。因此,導報記者提醒諸位,適當放慢腳步,休息一下,方能走得更遠。
話題二 涉水電商
O2O勢不可擋
自電商普及到概念引入家居建材行業(yè)才不過兩年時間,沉下心來看看,真心覺得發(fā)展很快。從一開始的抵制,到現如今傳統店商與線上平臺結合共同邁向O2O的世界,這樣的趨勢真的已經難以抵制。再看看近期小米都開始布局裝修電商了,試問再不轉型,你如何能與單價699元/平方米、工期20天的雷軍相抗衡呢?
想起三年前,廈門便有某定制品牌涉水電商,但收效寥寥。倒是以成品爆款為主打的某衛(wèi)浴品牌風生水起。所以,大勢所趨,還得看怎么玩,近期家居周刊正聯系幾大品牌商家試水新媒體電商,希望這樣的過程,可以為大家提供更好的參考平臺。
話題三 把握趨勢
整體定制大勢已成智能家居市場宏大
關于趨勢的話,需要多花點時間來探討。首先,整體定制的市場已經成熟了,前些日子,廈門福萬家原木定制家居推出了自己的整體定制品牌“德匠”系列。究其原因,也是看到了整體性、私人化的定制產品未來的生長空間。負責人陳文忠表示,市場細分、性格有別、產品差異等諸多因素,決定了定制市場的出現,而經過幾年的培養(yǎng),這樣的市場已經逐漸成熟。未來,正是將這一市場耕耘、收獲的好年景。
其次,智能家居普及化趨勢已經出現。來自泛家居聯盟的資料顯示:自2014年1月Google收購Nest之后,智能家居這片市場被激活,國際巨頭們紛紛開始著手布局,其中以Intel、、Google Nest以及Qualcomm(高通)為首。國內企業(yè),如阿里物聯平臺、Baidu Inside、京東智能云、中國電信悅me、海爾U+、蘇寧私享家、小米WiFi模塊,以及QQ物聯智能硬件開放平臺、居然在線、金螳螂電商等。
而市場研究公司高德咨詢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會有超過260億個對象通過互聯網連接起來,而其中還不包括個人電腦、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連接到互聯網。
智能家居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將承擔更多的任務,它們會盡可能多地收集關于用戶的信息,從而準確把握我們的生活需求,國際巨頭也將借助自己龐大的銷售渠道把這些智能家居產品帶到世界各個角落。這些做法都有望為企業(yè)找到新的盈利點,同時保持整個公司的創(chuàng)新能力。我們有理由相信智能家居行業(yè)未來將會給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驚喜。
對此,華利一品三星智能家居廈門區(qū)域負責人劉耿書也表示,現在開拓這一塊的市場,并不急于眼下,而應該看到3-5年后的市場。我們有理由相信,3-5年之后,我們所生活的空間,將會與現在有本質上的區(qū)別。這也是每一個智能家居從業(yè)者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