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2015年9月中國聯合實驗室正式成立之后,中國首個以“未來居住和社區”為課題的跨行業研發創新項目——“ CHINA HOUSE VISION理想家”于2016年1月23日下午舉辦總研討會。十六位頂尖建筑師、研究學者及企業和媒體的代表在當天的研討會上分享過去一年中跨行業創新研發的碩果。HOUSE VISION總策展人原研哉先生出席并全程主持研討活動。同日晚上,2016“理想家之夜”也在歌華大廈盛大舉行。原研哉先生,及合作建筑師及產業的重量級嘉賓共享一個前瞻思維、創意與美學交流碰撞的夜晚。新浪家居作為家居網絡媒體獨家合作伙伴,對本次總研討會及酒會進行了全程直播。
??
時間:2016年1月23日 下午 13: 30 - 21: 00
??
地點:北京歌華大廈A座十三層
??
網絡媒體獨家合作伙伴:新浪家居?
?研討會議程:??13:30 - 13:35 原研哉 致辭??13:35 - 15:10 建筑師演講(每位10分鐘)??15:10 - 15:25 原研哉、土谷貞雄 小結??15:25 - 15:40 茶歇??15:40 - 16:50 建筑師演講(每位10分鐘)??16:50 - 17:00 張永和 小結
??17:00 - 17:15 原研哉 小結??17:15 - 17:45 “高.原對話”原研哉、高群書
??酒會:??18:00 — 21:00
??以下為圖文直播內容>>>
主持人北京國際設計周副主任孫群開場,并對出席活動嘉賓進行介紹。??今天出席的嘉賓有: ??“理想家”總策展人 原研哉先生??“理想家”執行委員會委員 土谷貞雄先生??“理想家”未來生活實驗室發起人 陳煒先生??“理想家”聯合發起人 陳冬亮先生??“理想家”執行委員會委員 張永和先生??“理想家”參與建筑師、北京建筑大學研究中心主任 王昀先生??“理想家”參與建筑師:華黎先生、張軻先生、董灝先生、蔣曉飛先生、柳亦春先生、張雷先生、何勇先生、莫萬莉女士、劉家琨先生、早野洋介先生??“理想家”參與研究學者 史建先生??聯想集團副總裁 姚映佳先生 ??“理想家”執行委員會委員 顧偉先生??“理想家”執行辦公室負責人,北京國際設計周國際項目總監 高煥女士
|| CHINA HOUSE VISION理想家的發起人、總策展人原研哉先生致辭
原研哉先生致辭??
原研哉:建筑師和設計師的職責、職責是什么?建筑師或設計師不單單是去建造一個住宅或者是一個大樓,實際上他們在于挖掘住宅或者建筑項目當中蘊含的很多可能性,把這些可能性用可視化的形式再現出來,這可能是建筑師或者設計師的使命。??在中國,我們知道在現代建筑當中,吸收了很多西方經驗,我們也感覺在今天的中國蘊含著很大的可能性,我們非常期待中國的建筑師們、設計師們能夠在其中發現各種各樣的潛能,預示出未來的發展趨勢,建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我們也真心地期待今天來到現場的企業界的朋友,包括建筑界和設計界的老師們,大家能夠意識到中國所蘊含的巨大潛能和可能性,我們一起努力去建造一個未來的新的中國,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愿景。??住宅是集合在各種產業的交叉點上,不單單是住宅,還聚集了交通、能源、移動等等方方面面,我們真心希望大家共同攜手,在這樣一個非常良好的契機上創造出更燦爛的未來。我們也真心期待在2017年的時候,中國的“理想家”能夠落地日本并且發揚光大,我們借助今天這個好的契機,預祝今天的論壇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 理想家建筑師與大家分享他們對于“家”、未來居住及社區的研究方案(上)
建筑師張軻??
建筑師張軻的“胡同MINI家”是在胡同院落中置入像汽車一樣的微型居住空間的一種嘗試。現有舊城胡同區域的最大問題是基礎設施和公共空間的缺失,從而導致的胡同原住民的流失。原住民更傾向于將位于舊城的平房置換為郊區面積更大的公寓。“胡同MINI家”是一個微型的居住空間,但是配備完善的基礎設施。

Crossboundaries??
Crossboundaries認為,近年來,中國的各線城市正在迅速被尺度龐大、外觀單一的大型住宅樓盤所占據。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呆板的批量復制式住宅將不再能滿足人們對于個性化、靈活性的需求。他們的理想家方案旨在結合目前互聯網模式及人工智能技術對這一現象作出回應,提供靈活高效的解決方案。

建筑師張雷??
建筑師張雷結合鄉土聚落復興研究,探索逆城鎮化的居住可能。以對自然最少的索取,重新回歸自然生活;采用可持續性通用集成技術,形成標準化與地域性結合的多樣化居住產品。

建筑師華黎??
建筑師華黎的“自在之家”關心的不是房子,而是家的意義。正如同一座房子換了人住,就是另一個家。家是個人的一個宇宙,它裝載了個人的情感與記憶。家不受外部權威所規定,而聽從主人的內心。對空間、家具、器物的使用方式因人而異,沒有一定之規。而家的幸福感就存在于人與空間、物品之間的關系。自在之家感興趣于通過觀察這些行為來思考生活的本質,并試圖通過家具或物件的設計來再現這些本質。這些具有多義性的物品打破我們對生活方式的固化思維,而啟發出具有更多可能的想象。

MAD合伙人早野洋介??由于胡同規劃于久遠之前,很多生活單元內衛生間有所欠缺,居民使用的是公共衛生間。而公共衛生間的簡陋、衛生狀況、脫離居住單元等,使得人們往往對它們側目相對。MAD關注于現代化城市中的胡同社區,旨在為居民創造能體現北京傳統生活精神社區生活體驗。

NEXT建筑師蔣曉飛??到2050年,估計將有十億中國人居住在城市。而在2005年,城市人口“僅僅”為5億。NEXT建筑事務所的提案旨在解決三大挑戰以應對這一轉變:老舊住房更新,城市環境污染和“蟻族”住房需求。我們以中國現有住房存量作為出發點,宗旨是保持所有固有因素。設計開始于恰好處在室內和室外界限的地方。
|| 原研哉先生和土谷貞雄先生進行小結

原研哉先生進行小結??
原研哉:首先對各位建筑師介紹的內容表示感謝!
??張軻老師介紹的情況,我之前也有幸受孫老師的邀請,參加了北京大柵欄的項目,確實對我們北京傳統胡同的文化和各方面建筑的特色非常感興趣,而且這次張先生也提供了具體的胡同的改造方案,非常感謝。??另外,還有MAX事務所也是提供了關于北京胡同廁所的改造方案。對有歷史文化淵源的這些城市,我們是不是一方面在挖掘他們未來發展前景的同時,還要進一步去重視其具有歷史特點的一些因素。針對胡同的特色和歷史,包括對現代文化挖掘的基礎上,我們還是很值得推崇的。對旅游文化觀光來說,也是有非常大的發展前景,非常感謝。??Crossboundaries,給了我們非常新穎的介紹,我們也確實感覺到未來的住宅,我們以前可能很重視家具部分、家電產品,都會進一步整合到墻壁里,我們接下來也可以叫house4.0,未來引進新的技術可以對我們住宅發展帶來新的變化,這其中也蘊含了很多的潛能和可能性。引進新的技術對我們的住宅會產生什么影響,當然很多的技術我們是學習西方,但是今天我們具有東方或者亞洲特色的習慣,比如我們脫了鞋進到房間里,非常清潔、整齊,包括一些好的生活習慣,也對亞洲東方未來的住宅發展帶來很多新的啟示,我們感覺在這一部分,東方、亞洲的很多文化理念接下來很有可能影響整個世界。??張雷老師所介紹的酒店的部分,我也感覺到非常有意思。在一些具有傳統特色的非常美麗的小山村里,我們進行這樣一些新的建筑形式,同時讓村落帶來新的生機,特別是可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觀光者,在這方面我感覺到具有非常大的潛能。我個人也覺得以后到鄉村里旅游,不一定要見到很多大的酒店,而是要在挖掘不同的村落歷史淵源等基礎上,創造出很多小的旅店的形式,這樣一些嘗試非常具有深遠意義。??華黎老師介紹的家具的部分,我們感覺到家具對于住宅格局方面的影響非常巨大,在家具部分我們進行很多探索和嘗試,也會對未來的家居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還有NEXT的老師所介紹的部分,我們覺得確實具有非常強的現實意義。在現有的一些老的、舊的建筑當中,我們引進了一些新的元素,對它進行一些新的改裝,會賦予這個建筑本身新的意義。我們也覺得相比于完全從零開始新建一個建筑,我們在現有的建筑當中引進一些新的元素,對它進行探索和研究,可能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啟示。??源自于西方的現代主義,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大的啟示和變化,但是我們也深深感到,接下來在亞洲東方文化的土壤上,也會給未來的世界帶來很多驚喜。我也非常高興聽到今天各位代表做的各方面的介紹。特別是給我很大震動的是,有很多地方是實現了非常具體化的把它變成了現實。我對未來“理想家”的項目也有非常大的期待。??非常感謝上半段各位嘉賓的演講。謝謝!

土谷貞雄先生進行小結
??土谷貞雄:在過去六個月中,我們一直在跟六位老師進行溝通,今天我們非常驚喜地聽到六位老師的精彩方案,非常感謝。
??張軻老師的MINI概念非常有意思,雖然不是直接和汽車相關聯,但是引用MINI的概念我覺得非常好。??張雷老師的鄉村研究也非常讓我耳目一新,在看到他做了100多個鄉村的調查和研究之后,而且在探討如何把這些鄉村的閑置房屋進行探索和發掘,也是讓我非常興奮。??Crossboundaries做了非常好的調查、研究,我們今天是第一次看到非常令人驚喜的視覺形象,而且她通過這些視覺形象向我們展示了如何利用高科技來調整空間,并且進行空間的多變,而且跟我們的聯合發起人愛空間一起,我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這個想法可以實現。??華黎的利用家具和空間的關系,而且用家具來連接各個空間,這樣的想法也非常讓我興奮。??馬巖松事務所的王老師,剛才在講到胡同的改造問題的時候,尤其把很強烈城市責任感、社會責任感融入其中,而且還與他們的研發合作伙伴一起,將來也可能會實現,這也是我們在新的生活方式上的探索,而且也是在社會問題解決方案當中的新的嘗試。??NEXT建筑事務所在做了非常多的社會問題的研究之后,他們把焦點集中在對材料的重新利用上,尤其是城市當中廢棄的老的樓房,這種探索和創新也是讓我非常驚喜的。謝謝大家。??再次感謝大家,我也和大家一樣,非常期待下半場的探討。
|| 理想家建筑師與大家分享他們對于“家”、未來居住及社區的研究方案(下)
大舍建筑執行合伙人 柳亦春??大舍建筑設計事務所認為,家,既是具體生活的場所,也是情感記憶的處所。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遷徙越來越頻繁,而理想的家,是能在這樣的節奏中,仍保持其多重的屬性。物理上的家,是由屋、人及物組成的,而周期性的遷徙,使得那些私有之物,更能讓人保有一份對家的情感和記憶。所以他們為這些物品,設計了一個個家,這些家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加或減少,組成了未來遷徙人群的,理想之家。

建筑師王昀??
建筑師王昀的“千手之家”與人工智能相結合。未來人的意念對于機器操作,使得未來家庭中廚房、醫療、家庭護理等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人、人工智能、機械手之間的和諧、同步,讓人能夠用自己的大腦去操控機械手,在同一時間同時完成多項操作。

都市實踐代表設計師??都市實踐的“重疊共居”是一個解決蟻居問題的有效方式,可以為蟻居者在有限的空間內提供居住、社交、創業等多種活動。在“雙創”的社會背景下,創造性思維和創業精神受到積極鼓勵,這種小面積的租住單元,利用家具進行靈活的變換,適用于生活與創業的空間也將被認可。

張永和先生??自行車是既便利又環保的都市交通工具。中國曾經是騎車最普便的國家之一。建筑師張永和想設計一種多層集合住宅,自行車愛好者可以把車騎進家里去,使自行車與都市生活的關系更緊密,同時也復興了中國騎車的傳統。

建筑師青山周平關注于未來的共享社區。

研究學者史建關注于“建筑保護”與“舊城更新”等問題。
|| 張永和先生進行小結

張永和先生??
張永和:首先抱歉,我今天有別的會來晚了。但是在這之前我有機會把各位參與這個活動的建筑師的設計都看了一下,總的印象我覺得這一輪大家做的工作明顯深入了很多。給我印象最突出的是王昀老師,王昀老師好像沒有一張新的圖,但是他講得比上一輪讓人想象得出來一個千手之家,就是用一只一只機器組成的,當然手心都有眼睛,在他的指揮下可以動。我建議王老師可以寫一個電影劇本,賣給好萊塢,作為一個恐怖片應該非常精彩。??還有一點,也是在這一輪開始變得很清晰,話題開始更多起來了。王老師關心的是技術的發展,當然關心能源的問題也是一個大話題,關于人口素質也是一個話題。還有一個話題我自己更感興趣的多一點,就是人存在的狀態。有幾個建筑師做的工作,包括柳亦春老師人與物的關系等等都是這類的問題。其中有一個設計我自己覺得是跨了好幾個題,就是梁井宇老師的回宅,為什么呢?實際上首先他對能源問題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態度,他把能源問題拒絕了,我不用能源,這就把能源問題解決了。所以真是狠,就這一下。當然又帶來了一個生活方式的問題,帶來了一個人物質存在和精神存在的問題,所以非常期待他最后怎么落實成一個房子。華黎老師的三重門、異形桌等等,也是把家居、生活方式和人的關系作為一個題,我覺得也非常有意思。??當然,所有的設計都是在發展中。我覺得在蟻族的討論中,還是看到了一些改進的空間,因為蟻族的問題實際上有一個難點是跟城市里面的房地產經濟緊密相連,租金的昂貴導致的一種特殊的狀態,要解決這個問題,不是很容易的。現在咱們做的一些設計,在密度上并沒有超出現在已經看到的一些嘗試,比如NEXT,我數了一下,因為蟻族那個房間,一層只有12個房間,超豪華的大型的蟻族別墅,我不太確定是不是這樣。但是你完全有可能在那一層上考慮24個或者36個,再往下做。像都市實踐那個,我覺得變化的靈活性是很有意思的方向,但是在針對密度和質量的平衡上,還是挺令人期待的。??簡單的就說到這里,當然我自己也參加了,越看大家的做法,我越受啟發。越看大家的展覽,我越有信心。謝謝大家!
|| 原研哉先生進行小結

原研哉先生??
原研哉:各位老師,非常感謝。??HOUSE VISION,我們非常希望它是一個非常完整的項目,而不是停留在中途的項目。我們并不是想做一個所謂的萬國博覽的項目,我們希望它是一個落地的項目。當然,現在技術在不斷地發展,我們各方面側重的材料也在不斷的更新,社會構成也在不斷發展。但是我們非常希望在這么多的變化當中,我們去捕捉其中非常具有對我們啟示的新的元素,我們把這些元素引入到HOUSE VISION的項目當中,這樣的話就可以使我們的項目發揚光大。??住宅,包括我們自己的住家,這里面容不得半點虛假,實際上是把我們日常必須要接觸的很多的部分,以實際的尺寸進行測量和設置,才能夠實現我們真正希望的元素。因此,真切的希望這樣的項目能夠給我們未來帶來很多真正有價值的提示。今天多位建筑師和老師們給我們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寶貴的方案。??比如今天下午第二部分,首先登場的大舍的代表給我們介紹的情況,特別是在我們今天的中國,尤其是在年輕人當中,移動的概念已經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常態化的狀態,我們也非常接受,這樣的狀態也許會為我們未來的家居生活帶來很多新的變化。??接下來就是王昀老師給我們帶來的千手之家,這里面涉及到我們所關心的話題,我們也真心期待王老師能夠把這樣的話題實踐在未來的居住當中去。??還有老師給我們帶來的蟻族的話題。我們看到非常嶄新的具有視覺沖擊力的畫面,我們就像是打開了住宅上面的上蓋,放眼望下去,有很多集中式的、密集性的住宅,給了我很大的震撼。眾多的小規模的住宅當中,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也符合居住者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點,我們也感受到,從中國也能夠挖掘和發現不同樣式的幸福。我們人類已經經歷了數千年的歷史,我們對蟻族的探求當中,仿佛也從中得到了很多啟示。同時蟻族的問題,仿佛也在向我們追問著一些非常有價值的東西。??張永和老師給我們帶來了自行車的話題,張老師的提案也具有很多新的方面,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在這里,自行車我們可以把它視為一個平臺,從中我們可以挖掘出或者把它聯系到很多涉及我們住宅和生活的元素。??青山周平先生所介紹的青年共享社區,共享的概念是在今天非常被人們所珍視的。我們知道一個人是無法生活的,那么眾多的人集中在一起,我們能夠做什么呢,我們如何去把共有的資源進行分享,這里面也蘊含著很多啟示。按理說,我們今天一個人無法生活的狀態,而我們現實生活又把這種狀態分隔開來,我們在這樣的現實當中生存,接下來我們如何把這樣的資源進行收集和共享,是我們必須面臨的一個挑戰。??最后由史建老師做了一個簡短的分享,盡管時間有限,但是史老師所提出的很多問題確實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史老師在案例分享當中,也提到了廣東省深圳的項目,作為史老師來講,他認為沒有必要再進行過分的改造,他提出了這樣的議題。我們也感覺,確實在今天的中國,包括很多項目當中,面臨著這樣一種矛盾。在日本也存在相類似的情況,比如還保存得非常完好的很舊的民宅,很多學者認為無需再施加過分的改造。但是今天很多的建筑師、設計師針對這樣的一些民宅,也在思考著它未來新的狀態。就是在這樣有矛盾,并且有共識的過程當中,我們探索著新的住宅的形式。我們也感覺到,在這樣的住宅的存在當中,也蘊含著很多不同形式的幸福,我們也特別希望通過HOUSE VISION這樣的項目,我們去挖掘、發現不同的幸福感。我們也真心期待這樣的項目能夠得以在中國發揚光大。??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進行摸索,我們也真心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把這些方案、這些提案能夠具象化,展現在大家面前的就是真正優秀的建筑作品,我們也期待著一天早日到來。謝謝大家!
|| “高.原對話”原研哉、高群書


??原研哉先生與高群書導演就社會老齡化問題進行跨界討論。?
|| 酒會
??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北京歌華創意設計中心主任 曾輝致開場辭。

??“CHINA HOUSE VSION理想家”媒體戰略合作伙伴代表FT中文網總裁 張延致辭。

??CHINA HOUSE VSION理想家“未來生活聯合實驗室”合作伙伴代表講話。

聯想集團副總裁 姚映佳

寶馬(中國)MINI市場部高級經理 范力

華日家具實業集團副總裁 修軍

衡山和集創意總監 令狐磊

??“CHINA HOUSE VSION理想家”合作建筑師集體亮相(張永和、王昀、MAD、華黎、張軻、張雷、柳亦春、Crossboundaries、Next Architects、史建、周燕珉)

全場嘉賓合影

“CHINA HOUSE VISION理想家”酒會現場

“CHINA HOUSE VISION理想家”酒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