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這里,見證了春秋戰國的亂世格局和南北文化的碰撞交融;這里,演繹了楚漢之爭和三國鼎立的歷史故事;這里是黃梅,因地處吳頭楚尾,荊楚文化與吳越文化在此激蕩交融,形成了獨特的黃梅文化。我們的故事從兩千多年以后開始續寫,無關戰火紛爭、無關政權更迭,只關當下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勞作的黃梅人。新浪代表團三十多人趕赴黃梅縣,計劃拜訪當地16個鄉鎮,聯合當地各工會,深入了解那些生活在黃梅的工人們,尋找具有工匠精神的手藝人。
下鄉團整裝出發 1月23日下午兩點,下鄉團包括搶工長運營團隊、新浪媒體報道團隊等一行四十余人從全國各地趕來武漢集合,一齊整裝,去往黃梅縣,開啟了我們的“創業工長之鄉新春團拜”湖北第一站。
經過近三小時的車程到達黃梅縣三輛新聞大巴行駛一路,田園風光盡收眼底,見到了久違的藍天白云,此次參與行動的同事們,有不少北方人并未來到過這里,僅僅只是聽聞了黃梅的故事,就讓我們對黃梅多了些許期待。黃梅,我們來了!
搶工長集團武漢區域負責人吳總為參與行動的同事們做工作安排
大家互相探討,準備著第二天的行動我們到達黃梅縣并安頓下來,已是下午五點。大家在晚飯過后,顧不上路途的疲憊,已經開始認真布署后面的下鄉行程。經數據組同事調查,黃梅縣12個鎮、4個鄉,預計有500個村,約100萬人,我們在接下來的工作時間里,盡可能調查到更接近真實的數據,接觸到更多的工人及工長們,了解他們真正的生活和工作狀態。工人,是一個值得尊敬的職業,他們是“手藝人”,是靠雙手勞動創造生活的一群人。然而當下的工人普遍存在著工作的不穩定,以致越來越少的人愿意做工,越來越多的人不愿意接受施工工藝的傳承。互聯網時代,其實我們人人都有機會參與創業,裝修施工這些看似與網絡無關的工作,在其模式上,同樣可以創新。“搶工長”即是驗證了互聯網+對于裝修模式的創新,以此推廣工長創業新模式,幫助黃梅務工人員從事家裝行業,幫助黃梅工長打開創業新局面,是我們來到這里的意義所在。這里不僅“地靈”,而且“人杰”,我們希望將黃梅打造為“中國工匠之鄉”,續寫黃梅人的驕傲。后期報道正在跟進,請持續關注!(新浪家居通訊員/記者 張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