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九十年代,第一代智能家居產品嶄露頭角,那時的智能家居處于價格昂貴、性能不穩定的“打磨期”。隨著近年來智能技術、網絡技術的成熟,智能家居產業的市場前景及想象空間被無限激發出來。近日出爐的《2015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1800億元,2020年有望突破1萬億元。
面對萬億級“大蛋糕”,大批家電硬件廠商、互聯網企業等早已按捺不住,相繼發布智能家居戰略,力圖從中謀求分利。
“近年來智能產業發展迅猛,市場上的智能產品層出不窮。對于消費者而言,智能家居產品走進家庭的難點,不再停留于價格、技術方面,而在于有沒有專業且及時的售后服務。目前看,智能家居產品的售后服務是非常短缺的。”浙江易裝到位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創始人童武勇一針見血。
行業 闖入者藍海市場掘金千億
“智能家居產品在十幾年前就已出現,那時以‘單品’為表現形態,比如中央空調、智能門禁等。隨著技術的成熟,‘單品’開始向‘系統’轉型,一個端口可操控多樣家居產品。”童武勇說,現在的智能家居產品,不僅變得更聰明、更人性化,價格也變得非常親民。這些因素刺激了消費需求的“水漲船高”,智能家居市場由此從“千億”向“萬億”跨越。
在藍海市場的誘惑下,愈來愈多的商家積極投身于智能家居領域——聯想神奇工場發布了包括智能家居控制中心、智能門窗感應器、智能紅外人體感應器、LED智能燈泡、智能無線開關和復位磁力棒在內的new home智能家居套裝6款設備;海爾推出“U+”平臺,可以大量接入第三方廠商的產品,用戶可以通過APP隨時隨地對自己的智能家居進行控制;格力空調建立了以光伏空調為中心的智能環保家居立體式應用;京東投資的面向智能家居領域的Broadlink系列產品正式推出。
痛點 智能家居售后服務“拖后腿”
去年底裝修新居時,吳先生花2萬元安裝了一套智能燈控系統。通過手機APP,可控制家里所有燈的開關、明暗,并有“居家模式”“離家模式”“待客模式”供一鍵選擇。“開始覺得特別新鮮,每逢親友造訪,都要展示一番。沒想到,3個多月后‘遙控’失靈了。我打電話找銷售商,對方不是關機就是讓我去問廠家,拖到現在,還沒上門維修。”對于智能家居產品脫節的售后服務,吳先生很是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