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一年,紅木行業繞不開遇冷和回暖等關鍵性字眼,更是調整發展的重要一年,行業在轉型升級時期涌現了很多大事。筆者對此梳理盤點,期待在個性中找到紅木產業的共性,有助于紅木行業的穩定發展。
1 紅木企業走向海外
時間:2015年1月
回放:在2015美國洛杉磯藝術博覽會(LA Art Show)(以下簡稱“洛杉磯藝博會”)上,由文化部支持,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和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聯合組織的“中國國家展”受到當地藏家及觀眾的高度評價。由中國紅木家具文化研究院組織的江蘇3家蘇作代表性紅木家具企業——常熟市金蝙蝠工藝家具有限公司、常熟市明藝紅木家具有限公司、蘇州市迎晨閣紅木家具有限公司及來自北京的元盛隆博家具有限責任公司的數套紅木家具在洛杉磯藝博會上深受觀眾的喜愛與好評,為充滿西方文化特色的洛杉磯藝博會帶來了一抹亮麗的中國色彩,讓洛杉磯藝博會的藝術元素更多元、更精彩。
點評:在2015美國洛杉磯藝博會之前,中國紅木家具很少參加知名的海外藝術博覽會,中國紅木家具更沒有以藝術品的身份登上過世界藝術殿堂。在此次洛杉磯藝博會上,紅木家具文化推廣和家具展品銷售取得了優異成績。2016年,該活動將以更大規模持續下去,并進行了分門別類的分板塊推介,同時將結合實際產品開展紅木家具的專題研討,使得藝博會紅木家具展有更具體、生動的藝術表達。
2 紅木家具回購被納入規范
時間:2015年1月
回放:《紅木類商品銷售及售后服務管理規范》(以下簡稱《管理規范》)2015年正式實施,在《管理規范》草案中,回購被列入銷售及售后服務規范的范圍之內。紅木家具回購一直都是企業自己說了算,各有各的操作標準。《管理規范》頒布實施之后,解決了市場80%的回購糾紛問題。
點評:長期以來,由于我國沒有一個統一的紅木行業商品銷售及售后服務的國家標準,導致紅木市場頻現虛假宣傳、以次充好、仿冒名牌、惡性競爭以及“霸王”合同等影響行業發展的問題。紅木回購式銷售、租賃式銷售等一些新型銷售和售后服務模式不斷出現后,又產生了很多關系到檢測鑒定、評估、信用、擔保、金融等新問題。消費者因為沒有銷售和售后服務保障,抑制了其消費需求;而紅木企業需要不斷加大銷售及售后服務投入,來證明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可靠。《管理規范》的出臺可謂應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