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廠里的年輕工人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與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并稱中國三大古瓷都。陶瓷作為德化的支柱產業,2014年產值高達177億元。
日前,隨著世界手工藝理事會評出的世界上第一個世界陶瓷之都稱號落戶該縣,以及首屆中國陶瓷電商峰會在這里召開,媒體把目光重新鎖定在這座并不顯眼的城市。作為技術含量不算太高的手工業,德化陶瓷產業如何延續了數千年?日前重慶晚報記者走進德化進行探訪。
技藝傳承從娃娃抓起
“德化陶瓷文化歷史悠久,陶瓷制作始于新石器時代,興于唐、宋,盛于明、清。”中共德化縣委書記吳深生介紹,德化陶瓷銷往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我國最大的陶瓷工藝品生產和出口基地。
據介紹,德化是目前已知最早燒制原始瓷的窯口之一。早在唐代,德化人就編撰了世界上最早的陶瓷專著《陶業法》,繪制了世界上第一幅陶瓷工廠規劃設計圖《梅嶺圖》。從西周至今,德化窯火從未間斷,陶瓷文化一脈相承,這在中國乃至世界陶瓷史上都非常少見。
在生產實踐中,德化人摸索出獨樹一幟的陶瓷手工技藝,尤其是捏、塑、雕、鏤、貼、接、推、修“八字技法”,代代傳承。2006年,德化瓷燒制技藝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白瓷,長期以來作為德化瓷的代表,以“白如雪,潤如玉,透如絹”的玉質美感馳名中外。
當地創辦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德化職業技術學校,培養了一支近6000人的老中青陶瓷藝術人才梯隊,不僅與韓國、丹麥、美國、日本等國家開展陶瓷文化交流,還將陶藝課引進小學課堂。一些陶瓷企業開發了陶藝體驗游樂項目,體驗陶藝制作的游客絡繹不絕。
肩挑背扛到電子商務
據德化人講,自古以來德化陶瓷都是通過肩挑背扛的方式,從大山里的瓷幫古道運往泉州,再轉運世界各地。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出現,不少陶瓷企業開始把貿易的“山路”轉向“網路”。
福建唐豐陶瓷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從淘寶店發展起來的陶瓷電商企業,主要從事網上茶具銷售,2008年起步,目前已進駐京東、蘇寧、一號店等各大網商平臺,一年銷售額達6000多萬元。轉向網絡銷售的傳統陶瓷企業,在德化占了相當比重。
德化政府在助推陶瓷產業向電商務轉型方面也是不遺余力。據介紹,該縣一把手親自抓電子商務產業,開通與電子商務相關的一站式政府服務平臺。2013年該縣投資成立的電子商務創業園,現已被評為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德化縣率先推出“電商互助貸”,由政府出資,為電商企業量身定制免抵押、純信用、低利息的循環貸款服務。在全國率先實施“電商換市”戰略,整合工商、質監、司法、人事、知識產權等資源,完善縣域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幫助陶瓷企業開拓市場。
目前,德化有陶瓷企業2600多家,陶瓷產值從1980年的1785萬元到170億元,陶瓷出口從1481萬元增加到123億元。陶瓷企業占德化縣城企業的比重從1980年的13%上升到90%,從業人數從1.2萬增加到10多萬。
陶瓷,這樣不起眼的小物件,被德化人做成了實在的大產業。
新聞延展
德化欲建全國最大陶瓷電商產業基地
10月27日至29日,德化縣承辦由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等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陶瓷電商峰會,峰會正式啟動中國陶瓷在線交易平臺和陶瓷全球購項目。德化方面表示,將建設全國最大的陶瓷電商產業基地。
名詞解釋:柴燒
在德化,不少瓷器標有“柴燒”字樣,且價格不菲。柴燒是一種古老的燒制陶瓷的方法,以木材為主要燃料,故得其名。現代柴燒技法追求木灰燼與土的自然結合,窯內的落灰自然依附在坯體之上,在高溫烤制下形成溫澤光潤、層次豐富的自然灰釉,因而散發出質樸、渾厚、古拙的美感,為不少顧客喜愛。
冷知識
馬桶為什么是陶瓷制的
最初馬桶用木頭制作,硬度不夠,且容易漏水和不易打造成一定形狀,時間久了馬桶上會殘存糞便,滋生細菌,傳播疾病。
后來,有人建議使用石頭和鉛來制造馬桶,即把石頭和鉛燒熱,然后用瀝青、松脂和蠟來密封縫隙。這種馬桶解決了滲漏問題,但制造十分麻煩,且十分笨重,使用起來不方便。加上灰塵多,冬天坐在上面冰涼,也帶來不少健康隱患。
中國瓷器進入歐洲后,歐洲人掌握了瓷器制作工藝,用來制作馬桶。陶瓷馬桶結實又不漏水,不會殘存病菌,易于清潔,有很長的使用壽命。1883年,托馬斯·圖里費德讓陶瓷馬桶實現了市場化,成為使用最廣的衛生用具。
如今,為什么我們不用現代的合成材料制作馬桶?答案是:肯定有比瓷好的材料,只是還沒有找到。
重慶晚報記者 趙慶博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