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以消費升級促進產業升級,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擴大內需。
會議認為,圍繞消費新需求,創新消費品等相關產業和服務業供給,能夠豐富群眾生活、釋放內需潛力、彌補民生短板、推動工業升級和產品質量提升。
會議確定,一是以改革創新破除制約消費擴大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該轉企的盡快轉企,全面放寬民間資本的市場準入,分領域逐步減少、放寬、放開對外資的限制,支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應用,增加優質新型產品和生活服務等有效供給。以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帶動住房、家電等消費。二是優化消費環境。全面提高標準化水平,以更嚴的標準和監管強化企業主體責任,促進消費品質量的提升,建立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推進跨地區、跨部門信用獎懲聯動,營造公平競爭環境,保護知識產權,嚴懲假冒偽劣、價質不符等行為,維護消費者權益,使消費者放心消費,從而更好拉動內需。三是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發展消費信貸,將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推廣至全國。四是暢通商品進口渠道,擴大群眾歡迎的日用消費品等進口,增設口岸進境免稅店,落實和完善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
用消費升級促進產業升級
——解讀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創新消費的決定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消費結構的升級既反映了經濟結構的重大變化,也將推動相關產業的優化升級。
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陳麗芬表示,進一步放寬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的市場準入門檻,允許民營資本進入,將更好地刺激服務消費的發展潛力,并且提高供給主體的競爭程度,改善和提高服務質量。
為了優化消費環境,會議提出,全面提高標準化水平,建立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推進跨地區、跨部門信用獎懲聯動,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維護消費者權益。
“要讓群眾愿消費,關鍵在于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陳麗芬說,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建立,將有助于采集信息的標準化和公開化,從而促進誠信體系的建設。
據了解,去年以來,商務部推動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正著手建立全國侵權假冒“黑名單”數據庫,將適時向社會公眾提供查詢服務。
為了給消費發展提供更好的金融環境,會議決定,要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發展消費信貸,將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推廣至全國。
在暢通商品進口渠道方面,會議提出,擴大群眾歡迎的日用消費品等進口,增設口岸進境免稅店,落實和完善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
浙江商務研究院院長張漢東表示,過大的貿易順差使得國內經濟不平衡加劇,擴大進口可能會給一些企業帶來壓力,但也能形成倒逼機制,推動中國制造加速技術、管理進步,契合當前調結構的大戰略。作者:于佳欣 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