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意外地,阿里又以他的王牌“雙十一”攀登了一個數字的巔峰,驚艷了國人。這場看上去有點莫名其妙的網絡購物狂歡,雖然每年都能引爆網民的熱情,創造一個又一個數字神話,但在這些光鮮亮麗的數字背后,更像是一場低價消費文化的擴張,一種產業發展方向的誤導,更有人稱之為“一人笑萬人哭的壟斷者屠殺工具”,與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技術、設計、時尚和品牌,卻漸行漸遠……
照明警醒:雙十一超常態低價促銷暗藏弊端
人造銷售波峰 節后后遺癥凸顯
“雙十一”可謂是在平滑的銷售曲線上拱出一個波峰,這種人為的暗力越大,其產生的負面效應也會越大。
節日一過,對其抨擊的聲音也越來越大:雙十一帶來的弊端,和黃金周休假制度的弊端有著異曲同工的相似性,一方面,“雙十一”導致的幾何級數暴增的物流配送需求,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一旦雙十一過去,這些迅速膨脹的服務資源就變得非常富裕,導致了社會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消費者沖動消費,在“低價”的誘惑下,往往購買大量并不需要的東西。多種因素作用,“雙十一”退貨率一直奇高,這種狀況同樣是浪費巨大的社會資源。
另外,在華麗的數字背后,刷單已成為眾人皆知的“秘密”。部分商家在雙十一臨時提價再打折,而部分商家更是出現了逆勢上漲的情況。這些現象直接會折損企業的形象和品牌,也影響了消費者網上購物的體驗,強化了中國消費者認為電子商務就是要低價的印象,對中國電商的良性發展非常不利。
以蠶食商家利潤為代價 提前透支消費潛力
以低價促銷的雙十一活動中,商家以犧牲利潤為代價,換取數量級的增長。這種促銷,雖然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經濟,但同樣會大肆蠶食商家的利潤,并且提前透支消費潛力,使后續的電商經濟出現疲軟之態,打擊商家的信心。
除此之外,低價促銷可能也會與廠家原有的商業模式相沖突。
東莞三可照明總經理尹飛雄對此表示,為了雙十一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很多企業以低價的方式進行銷售,這無疑對企業以后的銷售產生巨大的影響。特別是線上與線下都布局的照明企業。
他還舉例談到,如果線下的經銷商進貨價5折,雙十一促銷價是5折,這讓線下的經銷商情何以堪?這兩年雙十一的黑馬佛山品一照明,今年以1200萬的銷售業績名列前5強,超過去年的三倍增長。但輝煌的光環背后,你會發現品一照明只是一家純電商企業,線下不存在經銷商銷售的情況,所以他能在線上以低價盡情地發揮,取得讓人矚目的成績。而雙十一撥得頭籌的歐普照明,今年銷售1.2億,比去年的9200萬才增長30%,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難道歐普的電商運營團隊不如品一照明嗎?答案肯定不是,一方面,歐普是以線下經銷商為主的銷售,不能像品一照明一樣盡情的以低價在線上發揮,而更多的是投鼠忌器。通過仔細分析,你會發現老牌的照明企業,例如三雄,西頓,嘉美,佛照在雙十一沒有出現耀眼的成績,這也和他們以線下經銷商為主要銷售模式有關。所以,如果照明企業不能分清自身的商業模式,平衡好線上線下的關系,將可能在“觸電”后,發展受阻或者錯失電商發展的大好機會。
這種集中式的超常態消費行為應轉變成一種長期的消費行為,讓消費者將電商購物當成一種新的常態,而不是一種簡單的以價格為目的的消費行為,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強化低價消費文化 誤導產業發展方向
目前,中國照明產業正亟需轉型升級,從低價競爭轉向技術、設計、時尚和品牌。而雙十一這種超常態低價促銷在不斷誤導產業:便宜,便宜,再便宜,強化了中國低價消費的文化,誤導產業發展方向。
從邏輯上而言,供給過剩之后,應該在競爭的推動下,企業開始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成本或提升商品品質,在整個社會層面進行結構優化。但由于當時消費意識尚未覺醒以及中國特色的競爭邏輯,中國卻走向了另外一個方向:低水平重復建設和價格戰,而雙十一就恰恰給這個方向提供了出口,這個方向又在后來追求GDP高增長的政策方針下被推進到極端。
東莞市晶谷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伍必勝也談到,眼花瞭亂的折扣,優惠將雙十一變成購物者的盛宴,對于商家而言,可以通過雙十一拉動高性價比產品的銷售,但另一方面,也會使高性能的產品難以推廣。
惠州TCL照明電器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鐘文海則表示,電商對價格的敏感和追求過高,雙十一引領“屌絲經濟”現階段主流化。電商的良性狀態,應該是高質低價的“常態化、普惠化”。但現階段的整體趨勢是“線上價低質次、線下價高質好的產品區別銷售策略”大行其道。
雙十一的急速擴張,讓大量照明企業更難找準電商定位,線上線下沖突更難調和。固守品牌者曲高和寡、舉步維艱;低價廝殺者殺敵一千、自傷八百。出路何在?
他還呼吁,雙十一的現狀再一次印證,電商的普及化顯然已成主流、毋庸置疑。那么,作為電商平臺銷量占比不超個位數的照明產業,與其說需要照明行業的自身努力,不如說更需順應和推動電商平臺的努力。電商不能只成為“屌絲經濟”的平臺,應該更全面地引導和促進高中低端各層次的消費。
“價格還是以價值為基礎的,短期的促銷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企業總是要掙錢的,除非降低品質,以次充好。因此重要的是要重視知識產權,加大執法力度,增加違法成本,使競爭進入良性循環。”深圳市驊圣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文松如是談道。
互聯網只是民眾生活的工具 物聯才是未來的形態
光亞集團董事長潘文波表示,互聯網只是一個工具,一個通用的工具,物聯網的一個部分,我們應該回到物聯網的思維做企業。
雖然互聯網購物已成一種常態,但未來人們的生活形態并不僅僅局限于互聯網,而是與萬物隨時隨地互聯互通,相應的商業生態和商業鏈接應順應這一趨勢發展。阿里這種雙十一活動倡導的并不是互聯網精神,而更像是肆意張揚的商業沙文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