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家居建材行業市場不景氣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不少企業在這種情況下,深感發展的艱難。地板行業作為其中發展相對成熟的產業,自然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轉型的浪潮之中。然而,對于地板企業來說,轉型升級固然勢在必行,但找準方向才是逆勢突圍的關鍵所在。
2015年家居建材企業業績喜憂參半
受宏觀經濟形勢與房地產行業氣候影響,大部分家具建材企業都在不太鮮亮的業績下踟躕難行。由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的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顯示,6月的BHI指數為99.32,環比下降1.03點,同比下降6.41點。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家居建材行業的生存狀況愈發艱難。
24家企業中,營業收入增長和下降的企業各占一半。其中,37.5%的企業出現負增長,下降率在4.12%~1157.19%。這些企業涉及建材、家居、幕墻等品類,凈利潤下降最多的企業是人造板企業,6家企業中就有4家下降,占比達到66.7%。不過,并非所有企業都業績慘淡,凈利潤超過 30%的建材家居企業也大有人在。寶鷹股份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1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0.3億元,同比上升了33.08%。德爾家居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8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65%。大亞科技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7億元,同比增長47.3%,兔寶寶實現凈利潤0.26億元,同比增長87%。永安林業實現凈利潤0.025億元,同比增長130.71%。
地板企業逆勢之下還需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突圍方向
在營業收入增長放緩、凈利潤偏低的情況下,建材家居分化正在加速。上市家居建材企業大多采取完善新品、更新渠道、跨界融合、注重營銷等方法來提升銷售業績。例如,東易日盛分別在深圳、成都、重慶、昆明、南京、杭州、沈陽等核心城市增開店面,積極探索傳統家裝業務的互聯網化,自主研發品牌APP的同時,還進駐了天貓、蘇寧、國美等第三方電商平臺,為家裝業務的發展尋求新的增長點。
2015年,“互聯網+”寫入李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這意味著“互聯網+”正式被納入頂層設計,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同時,不少家居建材企業從上半年開始發展定制精裝、互聯網家裝、智能家居三大新業務,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另外,加強企業之間的合作也成為不少企業努力的方向。
對于地板企業來說,盡管市場發展不景氣,但是市場商機依舊存在,企業唯有從市場整體形勢出發,在逆勢之下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方向,才能在利潤空間逐漸縮小的情況下贏得更為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