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載藝,以藝載道,和風來中國承辦的2015年“道藝春秋”臺灣國畫大師江逸子《孔子》主題畫展,8月5日在上海圖書館第一展廳《孔子紀念歌》聲中盛大召開。??師從溥心余、彭醇士、呂佛庭等大師的江逸子老師,進行國畫創作已有六十載,畫作《孔子》系列專輯,享譽海內外,曾受到董作賓、于右任等大師親蒙啟示,張大千等贊許和畫作題跋。
??1969年,江逸子供職于臺灣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府之管理處主任,掌管孔府之文物典籍,積極宣揚儒家孝悌忠信倫理教化之理念,作品創作勤而不輟,筆墨之間,處處流露載道精神。警世之構,暗寓教化功用,秉承「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的孔子精神。工筆喻修凈,一筆一持名,筆筆從心起,立相不離心。尤專佛像、人物、山水、花鳥等,意幽境遠,盡脫塵濁。
??國畫大師江逸子接受采訪??江老師《孔子》主題創作,多年來《孔子圣跡圖》33幅,《論語畫解》三部專輯,《孔子圣賢圖》72幅,《孝經》18幅作品,目前已成為孔子畫像、孔子一生、孔子諸弟子的文獻標本。江老師將傳統文化與筆墨態勢融合,描繪中華文化之精髓,把仁愛的儒家思想與普濟的釋尊情懷匯聚筆端,寓教于藝,已成為兩岸文化稀世瑰寶。??本次畫展共設三個主題,孔子圣跡圖、孝經、人物花鳥,及一副巨作《地獄變相圖》。共79幅作品。這是上海首次展出江老師的作品。江老認為,畫展的三個層次,展示、收藏、教育,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筆墨教育后人,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江逸子老師的“道義春秋”主題畫展多年來已持續在美、加、澳、歐、日各地展出。2012年初,應國家文化部之邀,在故鄉福建博物院作國內首展,促進海峽兩岸對中國傳統藝術的傳承、研究與發展。今天上海展將有更多的作品在國內是首次亮相。
??國畫大師江逸子的作品
??展廳一角??江老師的作品每一幅作品都蘊含著教育寓意,每一幅作品不僅要仔細看,還要仔細聽。本次展會也有創新,每位觀眾可以用五種形式觀展。專業解說、視頻導覽、手機導覽、志愿者導覽、自由觀展等,通過不同角度,觀眾可以領悟每幅畫作的意境和寓意。??本次畫展至13日結束,《孔子》畫展,將為學生提供一個有教育意義的暑期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