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君子便是世人眼中理想的人格標準,滿腹詩書,品德高尚,言行儒雅。到了現代,一些仁人志士推崇傳統君子美德,時刻審視、修補自身人格短板,他們走下“之乎者也”的高壇,不再固本守舊,轉而尋求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融通,將滿腹文化底蘊御道于行,付之于他們的企業,并擲地有聲的展現在世人面前,正如一個傳播君子文化的企業,一個有君子氣節的民族。應該說莆田“四君子”就是這樣一個傳播君子文化、有君子擔當的企業。
在整個莆田乃至福建,四君子創立不是最早的,但發展卻走在了很多企業前面,其原因不僅僅是四君子立于市場上良好的產品信譽,更多的則是四君子強有力的品牌文化支撐,以及陳玉樹強烈君子文化情懷對于企業的浸染。古語有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一個有形的器物,凌越于其形制之上,是其內在無形文化的體現。四君子穿梭幾千年的歷史深度,將君子文化與時代符號交匯,賦予家具傳統魅力,從一把椅、一張凳,一個畫柜的器型設計、雕刻工藝,甚至是家具的局部細節,君子元素不盡流露。
四君子裝修獨具一格的展廳君子有其節。“節”對于君子而言,無異于靈魂。他們寧愿用一世的堅守,換得一身清白。君子剛正不阿,應了那份氣節而活得正氣凜然。正如四“良”搏千金的治企箴言,采用無拼補、無白邊的“良材”;“良工”,運用一流的莆田工(精密尾角、槽池和精細木雕及老漆推漆工藝);懷謙遜之心借力“良師”外腦;秉持中華傳統君子文化,“良心”得財。正如一對紅酸枝頂箱柜,如果要只用幾十次能完成的工序,而四君子為了達到將工筆國畫以淺浮雕的形勢立體呈現在頂箱柜上,增加作品的靈動性,其雕刻要用半毫米左右的小三菱刀運刀幾十次到上百次來刻畫仙鶴各個部位的翎毛,還原雕刻物的自然和活性。
四君子生產的君子椅君子有其度。所謂君子總是能心平氣和地將客觀“遷就”化為主觀“包容”,造就君子的謙謙風范。“寒雀爭寒枝,如椒目相妒。”無論是引入類似崔白《寒雀圖》,還是增加民間多以喜鵲喻喜慶之事,“梅”與“眉”同音,故作“喜上眉梢”,“喜鵲登梅”是中國民間最為喜聞樂見的吉祥喜慶圖案,這些民族文化的點點滴滴都被借鑒進來。修心性,立君子之品。關于君子的品格,有諸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仁義禮智、忠信恭恕等,但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正人君子”。在實際工作中,四君子用正人君子的標準來鞭策員工,引導員工涵養正氣,砥礪勇氣,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格修養。
四君子企業員工正在對紅木家具精雕細刻養良習,踐君子之行。所以君子在正心、正道、正見的基礎上,最后要歸于正行。每個公司都會有長遠的規劃和宏偉的目標,但再美好的規劃和目標,如果不能盡快在行動中落實,最終只能是紙上談兵。四君子以“君子”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茂盛英華以忠以信”為事業,“陽和宇宙存仁存義作生涯”為座右銘,并用實際行動不斷闡釋和豐富著“君子”的內涵,并以之為核心鑄就企業之魂,篤行才能成為真君子。君子乾乾,君子謙謙,君子夬夬。這種高者居下、虛懷若谷的謙謙之德,敢于擔當、特立獨行的夬夬之能,剛正健行、自強不息的乾乾之道,四君子“養君子之風;修心性,立君子之品;養良習,踐君子之行”的企業文化早融入“四君子”的血肉之軀中。應該說,君子文化已在四君子“落地生根”,而四君子及其企業用人格魅力解讀君子文化,用實際行動踐行君子文化。因此,四君子在弘揚民族文化的同時,賦予了紅木家具市場價值之后,給予了民族產業新的發展思路。 (柳青/文)(來源:新浪紅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