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虐我千百遍,我待甲方如初戀。不論是挑剔敏感的完美型設計還是孤獨成性的高冷文案,任你個性飛揚、才華橫溢,一旦和營銷、廣告掛上邊,就很難避免淪落成“廣告狗”的宿命。為了實現客戶的傳播需求,原本比較私人化的微信、微博、QQ也早早獻身營銷事業部,無奈成為“身外物”。 于是,我們常常會聽到諸如此類的抱怨:“朋友圈總有那么幾個老發廣告的家伙,實在不想看到某人的朋友圈消息,怎么屏蔽朋友圈中某人發廣告的動態呢?”當然,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朋友圈內的各種代購,如化妝品、鞋子、BRA……對于這些,很多人都會沒來由反感、抵觸,自動跳過或者干脆直接屏蔽。 那么,作為新媒體運營、品牌運營的一份子,你是否也成為了那個躺槍“被屏蔽”的某人呢?也許你會有點錯愕,又有點委屈,還有點跌份的感覺(好歹也是高端大氣的品牌運營人,怎么就和五花八門的代購一個檔次了?) 畢竟不是直接賣東西,只是偶爾發個企業新聞,說個活動必帶logo而已,就連最直白的促銷,咱也盡量用最含蓄委婉的呈現方式,盡量考慮到小伙伴們的感受,怎么就淪為了廣告狗?其實,說白了,這只能說明你的廣告沒能做到“無感知”! 什么是“無感知廣告”? 舉個“栗子”,在家居裝修行業,幾乎所有的網友在裝修前都會瀏覽大量的裝修圖片來尋找靈感,比如案例、風格、搭配、建材等等。裝修類圖片已經成為裝修網友最喜愛的內容,也是家居類網站流量的主要來源。以新浪家居為例,圖庫流量占整個新浪家居的49.7%。 然而,單純的的圖片閱覽其實內容過于單調,如果通過圖片可以延伸出一些裝修指南、搭配攻略、產品信息等內容,對于網友將更有參考價值。為此,新浪家居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圖閱家居”的產品,讓內容與圖片相結合,構建出一個以“無感知廣告”為核心的新模式。 所謂無感知廣告,即把品牌或產品用最自然的方式植入內容中,在瀏覽者看來,他們會認為品牌推廣的內容,只是裝修圖庫的內容組成部分。有別于互聯網上傳統的橫幅廣告、浮動廣告、豎幅廣告等表現形式,家居圖片營銷無疑是一種創新的方式。 如何避免“被屏蔽”? 對于奮斗在品牌推廣前線的童鞋們來說,為贏得網友歡心,可謂是絞盡腦汁,挖了空心思。最常見的方式便是在文字上進行創新,以博得眼球。最好的狀態是,網友將一篇感興趣的好文,從頭翻到尾,最后發現是個廣告。相比簡單粗暴的廣告,花了心思的內容雖沒那么反感,但仍然會讓人有種栽在坑里的感覺。 看多了華而不實的標題黨,見多了披著羊皮的狼,網友們也變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又誤入廣告的圈套。然而,廣告真的是毒藥,讓人如此忌憚嗎?事實上,很多人多需要好的廣告推薦,比如購房者需要知道樓盤的信息,家裝用戶想要知道選什么樣的裝飾公司有保障,什么樣的材料質地好價格又便宜。 他們不是怕廣告,只是怕被忽悠被騷擾,怕在海量的廣告信息里尋尋覓覓,浪費時間。 那么問題來了,怎樣才能走進網友的內心: 1、 投其所好,改變內容形式。 據數據顯示,目前互聯網內容的40%是圖片,70%的網民更樂于關注圖片獲取信息,國內外眾多社交和電商平臺上基本都是圖片內容;傳統門戶也在圖片產品上持續發力,都有各具特色的圖庫頻道。因此基于互聯網最核心的內容圖片的營銷已是大勢所趨。 不少年輕網友表示在閱讀時更喜歡具有視覺感、畫面感的東西。因而,在內容上,不妨用最網友最喜歡的“圖片+少量文字”形式來呈現。 如“圖閱家居”就是基于新浪家居現有的裝修案例庫,通過抓取“客廳、臥室、餐廳、衛生間、廚房”等五大空間關鍵詞,生成五大分類標簽。根據標簽,每張圖片可以嵌入家具、建材品牌的優質的內容,引發用戶的關注,進而產生和品牌或商品的聯系。 2、精準定位,正中紅心。 大數據到來的時代,廣告行業也又一次面對著十字路口:傳統廣告公司借助大數據時代走上變革的道路,而網絡科技公司憑借在大數據上的優勢搶占著廣告公司的市場。 未來的精準營銷將是以大數據為基礎,經過整合分析細分不同類別目標人群。廣告不再盲目的到處投放,而變成精確到目標用戶的“窄告”。 據相關數據顯示,圖片內嵌廣告在品牌商和相關圖片中建立連接關系,令其廣告點擊率要比傳統廣告網絡高出20倍。 以家居品牌推廣為例,區別于快消品,沒有裝修需求的人群,通常不會關注跟家居相關的信息。所以,首先應鎖定有裝修需求的人群聚集的平臺,其次,則是選擇目標群體感興趣的資源。那么,如果你的目標群體是業主、或者家裝設計師,門戶網站的裝修圖庫應該是首選,而“圖閱家居”這類產品,無疑是品牌營銷的重要陣地。(文/武漢新浪家居
孟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