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還正在建設當中的韓國松島被很多人看成是全球智慧城市的模板。這是一座位于離首爾不遠的人工島嶼上的城市,占地6平方公里。在這里,所有空間都會用網絡和高科技連接起來,智能家、智能商店、智能學校、智能醫院、智能銀行將遍布這座城市。松島的“智慧化”體系將會為用戶提供一種“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信息服務。??而在中國,目前共有277個城市正參與到該項目當中,建設“智慧城市”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與此同時,以國企長虹為代表的智能終端與內容服務供應商,正以全力拓展“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的方式參與到這場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設當中,通過IPP聯接技術、云服務、大數據等信息技術,聯接智慧城市的最后一公里,以便在不久的將來引領中國社區全面落接智慧城市的到來。
??2萬億智慧城市“金礦”待掘??智慧城市就是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毫無疑問,建設智慧城市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步調一致的,在新型城鎮化建設和持續改善民生的指引下。2014年8月,經國務院同意,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財政部、國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印發《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落實本指導意見提出的各項任務,確保智慧城市建設健康有序推進。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輻射帶動作用大幅增強,綜合競爭優勢明顯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務、創新社會管理、維護網絡安全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近兩年來,全國已有兩百多座城市制定了智慧城市建設發展規劃,智慧城市建設步入高峰期。據IDC研究,未來10年,與智慧城市建設的相關投資將超過2萬億元人民幣,具體涉及“產業載體建設、商業配套建設、服務平臺建設、 交通設施建設、醫療服務建設、智能電網建設、水利設施建設、生態環保建設、城市管理建設等。智慧城市建設承載著全民的美好希望, 正受到各級政府和廣大群眾的極大關注。??用智慧社區落接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一場以政府為主導的城市信息化變革,而政府更多的是從宏觀上,從基礎設施、信息平臺及運行機制上進行體系規劃。而在落地上,需要更多企業、社會組織參與其中。而長虹正在實施的“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戰略,將打通智慧城市到智慧家庭的最后一公里。??長虹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林茂祥表示,“個人的生活圈可劃為零距離家庭圈、500米鄰里圈和一公園生活圈。智慧城市將觸及到社區周邊,而社區周邊到家庭的落接,需要智慧社區去完成。”通過智慧社區定義智慧家庭的意義在于,實現人與智能家居、智慧社區及智慧社區周邊的產品與服務的聯接、協同與交互,并將智慧城市提供公眾的各種智慧服務與信息匯聚到業主身邊,從而給業主帶來超乎想像、更加便捷的智慧生活體驗。基于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設想,以及長虹強大的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優勢,長虹日前正式發布了基于智慧物業平臺的1+N“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的整體應用解決方案。??這是在長虹基于互聯網、面向物聯網的智能戰略牽引下,憑借長虹獨創的IPP核心技術,構建起來的集軟件、硬件與商業模式一體化的新型解決方案,通過長虹獨創的IPP技術實現不同品牌終端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互控和協同,這標志著國內首個“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服務模式在國內的正式落地。
??長虹將其概括為智慧社區下的OTO商業模式及智慧家庭生態圈,并從三個方面對其“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進行了功能描述:第一,通過社區門禁,光纖入戶等硬件層面業務,以及長虹自主研發的藍牙專利技術、安裝技術等,以用戶的痛點作為切入口,綁定用戶的剛性需求,有效黏住用戶。第二,與物業管理公司共同搭建一個社區平臺,將社區周邊的商業、宅配、社交、家政等社會化服務資源整合到長虹智慧社區APP中,解決住戶的日常生活需求。第三,通過與房地產開發公司、地產投資公司的合作,整體上提供一體化智慧社區信息服務平臺,構建多方受益的新商業模式。其而另一個描述方式是,通過IPP聯接技術、云服務平臺及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全面打通家庭圈、鄰里圈及社區生活圈的智慧社區平臺,業主只要在手機上安裝上長虹智慧社區APP,便能共享智慧生活、接入各種智慧服務。??業內專家指出,與現有其他的智慧社區模式不同,長虹的智慧社區是完全開放、共享和協同的,通過與物管共建智慧社區平臺,共享新商業模式帶來的新商機,無疑將大大激勵物業公司參與其中。目前,全國與長虹“點點幫”智慧物業簽約的社區已達1000個,未來三年將吸納2500萬業主入駐長虹智慧社區。寵大的用戶基數,以及成功打通智慧城市的最后一公里,智能轉型中的長虹正在成為一家全面落接智慧城市的“個人與家庭的產品與服務提供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