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人感到無奈的是,高仿貨總是有其生存的土壤,因而能夠野蠻生長。它們滿足著一部分人的虛榮心,也讓看重真材實貨的另一部分人內心惶恐。而此次曝光的高仿事件并非個案,也同時大規模地發生在其他人身上。??據了解,進口家具遭遇高仿的情況在國內外都屢見不鮮。業內人士透露,以前家具品牌的高仿產品多數出現在中國,但近來他們在歐洲也發現了仿制品,其中不乏消費者直接投訴到公司,表示花高價買到的產品發現是假貨,而商家不是沒了蹤影,就是表示自己也是受騙者。??而面對高仿進口家具的猖狂行為,一些知名的家具品牌開始出招自保。有的進口家具大牌開始有了自己的防偽絕招,比如為每件家具都設定了防偽碼,無論你在世界上哪個城市購買,都可以向經銷商索要防偽碼,并向原廠詢問真偽。??炫耀性消費成誘因??縱觀近年來進口家具屢屢遭遇“高仿”事件,不難看出,家具日漸成為大眾頻繁消費的家居用品。動輒千萬元的家具不斷面世、各大奢侈品品牌相繼推出家居用品系列。利益使然,這也便催生出了“高仿家具”。??而一般的高仿產品與真家具幾乎八九成像,但是價格卻差之千里。這也讓一部分消費者有了“買不起正品,買高仿產品也行”的念頭。據悉,以一套裝修額在100多萬元的別墅(別墅裝修效果圖)為例,硬裝成本在10萬元到30萬元之間,其他都用來購買軟裝以及家具、家電。于是,就有一些精明的消費者發現,如果找到一家工藝可靠的家具廠,仿制大牌家具,可以省下不少錢。就像大牌服裝,有些顧客會先試穿,然后拍下圖片,自己找裁縫仿做一件。??隨著商機逐漸顯現,開始有家具公司主動促銷,專做高仿家具。業內人士表示,高仿家具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里更加集中,在這些城市,家具大品牌更加集中,認知度也更高。但從知識產權角度考慮,高仿家具生產者會面臨風險。如果被仿品牌已經對外觀擁有設計專利或是實用新型專利,或是被直接仿冒商標,高仿家具都屬于侵犯知識產權。為了規避風險,高仿品一般會在細節有所改變,并非一模一樣,這時很可能被指不正當競爭。??同時,國際上的一些奢侈品牌也紛紛推出家具系列產品。對此,消費者也很是買賬。于是,“炫耀性消費”開始大行其道。這也是促使進口家具頻頻遭高仿的主要原因。(來源:東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