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現狀:兩頭受擠壓 “低端制造業,我們存在產能過剩問題,現在競爭不過東南亞等國家;高端制造業,盡管發展很快,可跟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現在中國的工業處于中間地帶,受到兩頭擠壓。” (2015年春節剛過,微軟宣布關閉原諾基亞北京及東莞手機工廠,轉至越南,兩地工廠預計將裁員9000人。有專家分析稱,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勞動力成本已優勢不再。
企業經營媒體環境: 過去五年是中國商業環境惡化的五年,未來五年而這種惡化將持續升級,在線下:商業地產泡沫把零售服務業引入到無序,過剩的窘境。大量中小企業開始從盈利到微利到虧損,產品空前過剩,舊的營銷方式完全失靈,中小企業殘酷競爭的淘汰期提前到來。 據悉近日:李寧實體店關掉一千八百多家,電商的銷售額已經超過實體店的銷售額。未來三至五年全國有近百分之八十的書店將關門。 服裝店、鞋店有近百分之三十的將關閉。 要想改變口袋,先要改變意識。昔日的手機霸主諾基亞風雨飄搖,如今瀕臨倒閉!曾今跨國巨頭柯達于2012年1月申請破產。我們認為:競爭力(CBI)不是你企業硬實力的等號,而是需要換角度審視企業的發展潛力。

“中國制造”是中國廠家的標簽,一方面展現了中國廠家的生產能力,另一方面卻也使得國內外消費者和業內人士都對中國制造的產品抱有質疑態度。使得國內品牌的創新短板更為突出,為了打破這一格局,政府全面提出“中國制造2025”,讓制造不再是簡單的生產,而是全方位的“品質升級”。從中國自身來看,隨著勞動力價格要素的上升,人口結構的變化,過去那種低質低價的“中國制造”形態必須要向中高端轉型。與此同時,隨著城鎮化的推進以及國民消費能力的上升,中國國內市場對于高端消費品的需求正在不斷提升。不久前,“赴日搶購馬桶蓋”成為熱點話題,從產業發展規律來看,生產往往是滯后于需求的,當下國人消費需求的提升,更應看作是推動我國制造業轉型的有利東風。只有市場需要品質產品,企業家才有動力將其千方百計生產出來。
從貼牌到品牌、升級商業模式勢在必行 “中國制造2025”的出現,不僅讓企業面臨著產業升級的機會,很多傳統企業的商業模式也將被顛覆。中國要想成為世界制造強國,生產消費同時需要升級,隨著品牌消費時代的來臨,為滿足消費者的品質消費需求、企業必須從代工貼牌走上自主品牌的道路,我國的品牌建設開始了一個新的起點。中國企業要進一步增強品牌意識,提升企業競爭力。 促進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是國務院賦予工信部的重要職能

中小企業是我國數量最大、最具創新活力的企業群體,在促進經濟增長、推動創新、增加稅收、吸納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業提供了50%以上的稅收,創造了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完成了70%以上的發明專利,提供了80%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占企業總數的99%以上。 中小微企業面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發展環境,特別是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困難,面臨成本上升較快、市場需求不足、融資難融資貴、負擔重等問題,國家支持中小企業,特別是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大家都知道,小微企業是解決就業的最主要的渠道,促進我們國家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應當說是最大的民生。 據了解,目前我國正在研究提出中國品牌發展戰略計劃,力爭經過3年時間,打造120個農產品、500個制造業、200個服務業的國際知名品牌,支撐中國經濟由大國變成強國,實現總書記論述的從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2015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改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2025中國制造強國》國家級戰略, 中國要從“中國制造”到“制造強國”政府執政部門必須圍繞品質維新為核心,力頂國貨精品,助力民族企業品牌化招商,企業要面臨資金、信息、管理、技術、人才等重重挑戰,國家相關部委積極推動下面幾點工作。 第一,國家應該有意識加大資金投入,為品牌企業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用于企業開展自主品牌建設,推動技術創新與研發,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第二,政府幫助企業進行品牌宣傳,借助國家級媒體,通過系列的輿論宣傳和正面報道,推動中國的自主品牌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第三,學習借鑒國外知名企業品牌經驗,支持中國公司合作并購國外企業、爭購自然資源,逐漸將觸角伸向海外市場的各個領域。 第四,鼓勵馳名商標企業加強品牌的國際化經營與運作,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借鑒跨國公司品牌運作經驗,通過多種方式提升品牌營運能力。

中國要從“中國制造”到“制造強國”政府執政部門必須圍繞品質維新為核心,作為國務院新聞辦主管的國家重點新聞媒體,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聯合央視、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中國品牌頻道等相關媒體機構,共同啟動“中國潛力品牌CBI提升扶持推薦活動”;陸續利用國家級媒體及品牌營銷策劃和品牌扶持等活動選拔以《力頂國貨精品、助力品牌招商、升級中國制造》為主題的代表型企業,為企業提供CCTV電視節目推薦,以及為企業提供年度品牌全案營銷服務;為幫助中小企業利用2025中國制造強國戰略實現企業轉型升級,以國家級新媒體的高度,幫扶地方發掘和培育地方性品牌,打破地域限制,創造一批能夠走向世界的經典民族品牌,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進行品牌價值提升的全面推廣,旨在幫助企業快速建立品牌形象、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幫助企業擁有獨立自主的品牌經營模式,快速打造企業銷售變現能力!

中國品牌之路2015品牌影響力定制是國內第一家首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模式,三屏同步傳播,影響力覆蓋全終端,同時完美的結合了互聯網+的模式:”互聯網+品牌“=品牌影響力定制服務。中國品牌之路欄目組,聯合央視推出2015CCTV展播《品牌影響力定制》活動.通過此次活動,以央視媒體的權威性和廣泛的覆蓋率,樹立并提升質量信得過企業和產品在全國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以中央級權威強勢媒體鑒定品質,在同質化競爭中,實現品牌差異化招商、權威媒體展播增加消費者信任指數和購買決心,引導消費決策!實現新舊媒體全打通的整合營銷!是央視傳播與品牌影響力提升,深度融合的(互聯網+)品牌模式的定制服務。

(互聯網+)品牌模式=“品牌影響力定制”,以獨特的創意品牌策劃和視頻整合營銷為核心,實現了新舊媒體全打通,影響力覆蓋全終端,巧妙的運用了視頻傳播整合路徑,品牌影響力定制實際上是:央視展播+品牌包裝+誠信認證+網站升級+移動站微信營銷+視頻營銷+移動終端視頻運用+網站真人解說+品牌形象VI設計為一體的定制服務。為企業的招商提供創意視頻運用的全新時代!` 2015年中國品牌之路欄目推出了“新思路、新出路、新引擎、新模式”中小企業品牌形象戰略兼全案IMC營銷戰略,敬請您的期待!
中國品牌之路欄目組 地址:北京市復興門內大街(國資委)45號院3號樓6層 全國統一服務監督電話:400-665-9065 E-mail:ppzl@cctvcbi.com 官方網址:http://pinpai.china.com.cn/ppzl 欄目網址:cctvcbi.com/qycb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