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材:
??天然材質最安全
??油漆含甲醛影響人體健康,石材瓷磚等產品有輻射可能致癌,家具有味道嗆得人流淚……類似這樣的新聞報道屢屢見諸媒體,讓消費者對建材選購無從下手。那么,如何才能買到綠色環保的建材產品?
??一般來說,裝飾材料中的大部分無機材料是安全無害的,如龍骨及配件、普通型材、地磚、玻璃等。有機材料中的部分化學合成物會對人體產生一定危害,如苯、酚、甲醛等物質及它們的衍生物,這些物質具有濃重的刺激性氣味,可導致人體產生病變。
??因此在裝修過程中,應盡量不大面積使用木制合成板材來裝飾墻面,可將原墻面找平后,涂刷水性涂料,盡量減少使用壁紙,特別是不要刷過涂料后再貼壁紙,這樣會造成疊加污染。如果需要使用壁紙,應盡量采用天然織物產品,如以棉、麻、絲綢等為基礎材料制成的壁紙,并使用環保性能較好的膠粘劑。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地面材料種類繁多,如地磚、天然石材、木地板、地毯等。其中,地磚一般沒有污染,但應選用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產品;選購復合木地板或地毯時要仔細查看產品說明;若采用實木地板,則粘接劑應選用有機物散發率較低的產品。
??目前我國普通住宅的層高一般不高,為避免居室空間顯得壓抑,裝修時應盡量不做吊頂。若一定要做吊頂,建議只在局部做,不大面積設置。此外,最好使用輕鋼龍骨紙面石膏板、硅鈣板等材料來替代木龍骨夾板。
??軟裝家具:
??污染隱患不容忽視
??在裝修過程中,即便消費者購買到了環保建材,也不等于居住環境就一定安全無污染,因為施工工藝、軟裝裝飾、家具等都有可能存在污染隱患,所以不容忽視。
??受目前家裝從業人員水平及施工設備的限制,施工方法對居室環境的影響很大。例如,有施工隊在復合木地板下面鋪裝大芯板,安裝木門、門套、窗套的尺寸不合適時用膠粘劑來填充誤差的縫隙等,這些做法都會增加污染物的釋放。
??另據業內專家介紹,由于甲醛的防腐能力特別強,所以,為了使紡織品達到防皺、防縮、阻燃等效果,或是讓印花、染色更加持久,商家一般會在生產紡織品時添加甲醛。在家裝領域,軟裝飾材料包括窗簾、床罩、枕套、沙發布等,這些都采用紡織品制成,因此是甲醛污染的重災區。挑選時,消費者最好購買含棉麻成分較高的布料,并注意是否有異味。若有,則說明其中含有有害物質。
??家具是造成室內污染的來源之一,很多人認為實木家具較為環保,其實也不一定。若實木家具表面涂刷的是油漆,則將其放置在居室中一樣會產生污染物。所以,選購涂刷水性漆的實木家具才更加環保。選購板式家具時,消費者首先要查看其板材的環保性能,其次看其做工及封邊是否精細。封邊不嚴的板式家具一般存在質量問題,消費者切勿選購。
??環保理念:
??善于做減法更環保
??“你看網上這張裝修效果圖里的××挺好的,我們也弄一個吧!”“朋友家弄了一個××,我們也弄一個吧!”……“總看別人家的好”的思維方式不僅流行于教育孩子方面,也體現在對居室的設計裝飾方面,而這種思維不僅會讓裝修預算超標,也會讓家裝設計失去風格,變成“大雜燴”,還會加重污染物的釋放。由此可見,讓居室環境更環保的首要條件是,給裝修做減法。
??要想讓居室環境更環保,業主在設計裝修方案時應本著“天然去雕飾”原則。例如,如果顏色用得過多過艷,就會造成光污染,使人產生視覺疲勞;如果用的材料過多,那么累計的污染源也就越多。所以,最好的設計方案是能簡就簡,保證室內空間的流動性,讓居住者能夠享受到更多陽光和新鮮空氣,這樣的居室環境才健康、環保。
??消費者要想在家裝方面實現減法思維,就要克服以下幾個常見心理:第一,喜歡的陳設就一定好。事實上,為了居室環境的安全環保,即使喜歡某項陳設,也要忍痛割愛;第二,怕空。很多人一看到家中有空地方就想用家具或軟裝產品將其填補或加以利用,其實這并不見得更好看,就像一幅畫,有留白之處才能讓人賞心悅目;第三,一步到位。這種急于求成的心理往往為居室增添一些并不實用的陳設,同時也加重了室內污染。
??環保法規盤點
??《環境保護法》
??2015年1月1日開始實施,作為環保領域的基本法律,其對建材、家具、建筑等行業將產生重大影響。
??《大氣污染防治法》
??該部法規的征求意見稿于2014年9月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增加了“工業大氣污染”一章,對建材、涂料行業治理污染提出了具體要求。
??《涂料消費稅》
??其中規定,自2015年2月1日起,我國對電池、涂料征收消費稅,并在生產、委托加工和進口環節征收,適用稅率均為4%。
??《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
??于2015年4月25日發布,其中提出加快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實現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轉變。
??(岳綱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