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木櫥柜的市場前景巨大,但是由于實木櫥柜材質和工藝的區別,就會造成市面上所銷售的產品價格有著巨大差異。消費者在各大商家的賣場里面經常會被各種各樣的材質所吸引,但是面對著這么多的種類,什么樣的才是最好,最適合消費者呢?而且商家的宣傳可能也存在片面和夸大的行為,消費者有可能在選購時,陷入謊言中。??就拿一款標準樣式的實木櫥柜來說,在紅星美凱龍某品牌店的一款紅胡桃材質櫥柜售價是2萬多元,在居然之家的另一品牌的一款黑胡桃材質的櫥柜售價則高達4萬多元。實際上,即便是隸屬同一樹種的實木原材料,也會因為產地、樹齡、季節等因素導致價格差距。??再有就是,每個櫥柜生產廠家對于實木櫥柜的制作工藝并不相同。因此,就算是使用相同木種作為主材制作的同類型櫥柜產品,也會由于主材用料多少、輔材材質不同等因素制定出不一樣的價格。比如,一款主材為水曲柳、輔材為橡木的標準四門櫥柜標注的價格是1.7萬元左右,而同樣以水曲柳為主材、但輔材為松木的一款四門櫥柜僅售4600元,兩者價格就不能同日而語了。??對于實木櫥柜在市場價格表現的天差地別,一位經營實木櫥柜多年的資深經銷商李先生表示,“因為實木櫥柜材質和工藝的不同,造成巨大的價格偏差是理所當然的。”左右實木櫥柜價格的因素有很多,但木材種類的選擇導致價格變動的幾率高達80%。“木材的品種不同,貴重程度也不一樣。簡單舉個例子,紅木在最近被炒得火熱,價格比之前翻了很多番,那么紅木櫥柜的價格當然會水漲船高。”李先生如是說。??材質過于豐富 易成消費陷阱??但對業內人士津津樂道的實木櫥柜選材、木種等話題,消費者顯得無所適從。在各大家居賣場充斥的種類豐富的實木櫥柜,其使用材質什么木種名貴、什么木種材質更好,消費者根本分辨不出來。而櫥柜商家為了給自家實木櫥柜增添一些特色,往往就會針對木種做文章:宣稱木種獨一無二,甚至是遠渡重洋而來的進口原木,也成為櫥柜商家的宣傳的噱頭。??也正是因為實木櫥柜市場存在材質過于豐富的問題,某些商家就有了牟取暴利的機會。有的櫥柜商家利用消費者對于實木材質的一知半解,炒作起實木的材質概念以賣出高價;有的櫥柜廠家干脆玩起了“偷天換日”,以榆木冒充黑胡桃、以橡木冒充水曲柳等,將低端實木櫥柜包裝之后充做高端實木櫥柜銷售。??相關專家表示,當前的實木櫥柜市場確實亂象頻出,即便商家口頭承諾了實木櫥柜材質的真實性,但也很難落實到具體的合同條款當中,一旦消費者上當受騙,在缺乏憑證的情況下,是很難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的。其次,櫥柜行業慣用“實木混搭”的手法,如果消費者不懂行,很可能導致花了全實木材質的錢買了混搭材質的實木櫥柜。??因此,櫥柜企業應當針對這些行業亂象采取相應的措施,建立透明的生產、銷售和管理機制,規范實木櫥柜生產取材和價格體系,同時也通過對消費者盡到詳細告知的義務。只有在健康有序的市場氛圍下發展,實木櫥柜行業才能走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