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5年5月26日下午14時,《互聯網+浪潮,一個老師的自我救贖》全國巡回高峰論壇(上海站)在青松城大酒店四樓百花廳正式開講。“瘋狂老師”創始人張浩以自身經歷和全新理念,為在座的上海上千名優秀教師分享了寶貴的一手經驗和全新模式。
正文: 2015年5月26日下午14時,《互聯網+浪潮,一個老師的自我救贖》全國巡回高峰論壇(上海站)在青松城大酒店四樓百花廳正式開講。自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的頂層規劃后,社會各界均引起了高度關注和熱烈討論。作為教育界該戰略的倡導者和踐行者,“瘋狂老師”創始人張浩站在更高的維度來思索,怎樣才能使得家長能夠有效地找到優秀教師?老師又如何通過自己的實力而獲得更高的收入,獲得更好的生活?……他以自身經歷和前沿理念,為在座的上海上千名優秀教師分享了寶貴的一手經驗和全新模式。 深度關注教師境遇 極致放大教師價值 “五年內,四種老師將會消失!”張浩犀利地指出,教育是以人為本的職業,教師的境遇不僅關乎日常的教學工作,而且還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然而,現階段眾多教師仍然處于無意識的“被動教學”中,依附在學校或是培訓機構里。“在未來五年,所有大型培訓機構都將會被逐漸肢解掉,被肢解成一個個個人品牌或共生關系的工作室。”張浩表示,在互聯網思潮下,那些沒有粉絲、沒有形成自身品牌、沒有大數據的老師都將會消失掉。 既然舊有的環境無法改變教師的境遇,張浩和其團隊另辟蹊徑,圍繞教師構建了一整套移動互聯網平臺——“瘋狂老師”,幫助老師匹配生源、提升老師工作效率、構建適合名師的生態環境。它不但不會向老師收取任何費用,而是打通教育市場,讓信息自由流通。每個老師可借由“瘋狂老師”這類移動平臺獨立自主地傳授、傳播知識,打造屬于個人的自媒體,與每個學生發生直接鏈接和指數級的傳播,其影響和傳播效率遠超傳統教育機構,教師價值無限增量。
“我們堅定地服務于老師,服務于那些不安于現狀,積極向上的老師,幫助他們進行自我迭代。同時,我們只跟優秀的老師打交道,一切的努力就是放大老師價值。” 打掉教育“黑盒子” 打造全新教育生態圈 張浩認為,極致放大教師價值是“以點帶面”地使學生、家長群體集體收益,“老師的價值得到真正體現之后,他們會想方設法提升自己的水平,學生和家長的需求才能夠更好地滿足。” 作為從事教育行業十余年的創業者,張浩一直都在反思當前教育行業的種種弊端:交了巨額學費找到的“名師”只是兼職大學生、課程不滿意退費遭遇種種“瓶頸”、校區安全得不到保障、家長無法掌控孩子的上課過程……教育培訓機構在某種程度上成了一個“黑盒子”。 因此,張浩要求團隊在“瘋狂老師”項目上嚴守兩個環節:首先,建立一套前端評價體系,通過專家甄選,對每一位老師進行指導定級和初始定價,以解決老師與家長信息不對稱問題,幫助家長進行有效的信息篩選。 其次,每個老師的授課價格放開,由市場決定,對優秀老師的收入不設上限。在這種開放的平臺上面,供求關系的變化會很快讓一個好老師的價值體現出來。而表現不佳的老師在這一平臺上將不會有生存空間。 這樣一來,移動互聯網的模式就徹底剝離了“黑盒子”:老師作為知識提供者,可以專注教學,不需擔憂生源;學生(家長)作為知識的消費者,可以通過最直接、公開、透明的渠道去尋找相匹配的師資,完全拋開作為中介的各類學校或機構。 “讓家長能夠公開、透明、便捷地找到最優秀的老師,讓優秀的老師備受尊崇。”這不僅是“瘋狂老師”項目的理念,更是描述未來教育的宏偉藍圖。 在時代的沖擊下,未來教師的命運將面臨著劇變。如何通過移動互聯網重構傳統教育行業的生產關系與生態圈,進而成幾何倍數釋放名師價值、提升學生與家長的用戶體驗,是未來教育轉型的重大課題。張浩說,本次論壇只希望拋磚引玉,他更期待與業界同行繼續深入探討。因為僅僅迎接互聯網并不夠,更要全面擁抱這股浪潮。大浪淘沙,唯有適者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