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寧建材市場上整體家居的招牌越來越多,一些單一產品的專賣店逐漸演變成“建材超市”,實現局部空間一站式購物。這些整體家居有哪些特點和隱憂?能否給消費者帶來實惠?為何個別整體家居會倒閉???1 市場觀察??整體家居遍地開花??“現在,有兩種以上建材產品的門店就可以叫整體家居了。”業內人士談吐間的這一信息表明,整體家居這個概念尚處在初級隨意階段,沒有門檻,目前這一概念風生水起,基本行走于傳統建材行業。??百度百科給予的定義顯示,整體家居是為業主的新房做整體策劃,從居室結構、功能、線條、色彩、空間的整體規劃,到裝飾材料、電器、燈具、潔具、櫥柜、家具等的統籌安排,進行全方位、立體化施工的家裝新概念,是當今和以后的發展趨勢。南寧目前已出現了不少類似的品牌店,其概念用的是“全屋定制”或“宅配”、“定制家裝”。南寧市場上亮出整體家居招牌的門店絕大多數還有局限性,即只能完成局部空間的家居裝修,如整體廚房、整體衛浴、集成吊頂、木制品類的整體家居、整體視聽室等。??記者采訪發現,這些整體家居店規模大小不一,所售產品基本具有關聯性,如木地板延伸到木門和衣柜等領域、櫥柜延伸到電器領域、衣柜和櫥柜相互滲透。??在南寧一家1500多平方米的建材宅配店,記者看到,兩層樓分布著防盜門、室內門、紅木家具、木地板、吊頂、衣柜等產品,各區域有體驗式空間。在另一家500平方米的建材整體家居體驗館,記者看到,木地板、木門、衣柜、墻紙成為店里的“四大天王”,改變了該品牌原來只做單一產品的模式。??據商家透露,南寧市場上的整體家居主要有兩種結構,一是一個門店內同一品牌多個產品;二是一個門店內多個產品分屬不同品牌。前者像專賣店的深度擴張,后者像超市運作。??2 商家反映??單品專賣店有危機感??南寧某品牌木地板經銷商伍先生的一個整體家居門店在今年五一期間正式營業,之所以涉及木門等其他產品行業,是因為單一的木地板專賣店沒什么錢賺了。??木地板行業價格透明化、服務標準化,后期服務依賴縮小,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網購,對木地板實體專賣店影響很大。目前,南寧市場上的多個木地板品牌走向縱深——逐漸經營木門、衣柜等木制品類產品,如大自然地板、圣象地板、生活家·巴洛克地板、升達地板等。??在南寧經營廚房電器的商家也感同身受。一集成灶經銷商楊女士表示,集成灶的集成功能顯而易見,但面對櫥柜店“整體廚房(櫥柜、廚房電器一起賣)”的推廣,集成灶專賣店頗感壓力,一些集成灶品牌早已涉及櫥柜行業。在美大集成灶展示廳,記者看到除了集成灶產品,還有櫥柜、集成水槽等產品,這正是為滿足消費者實現整體廚房一站式消費的便捷性而設計的。??3 模式對比??“建材聯盟”出現審美疲勞??整體家居體驗館與部分商家的建材聯盟具有一個明顯的共性,即抱團優惠。然而有商家表示,建材聯盟的模式已經審美疲勞了,整體家居優勢的體現還需要“講條件”。??南寧紅太宅配負責人李先生說,在整體家居體驗館,消費者選購門、地板、衣柜等幾樣產品,可以拿出一兩樣產品不賺錢賣給消費者,這在單品專賣店是難以做到的。木地板經銷商伍先生也表示,消費者在整體家居館買了一定數量的衣柜產品后,可以免費送消費者木地板,這樣的實惠是看得見的,“我的整體家居館開業后,超過一半的客戶購買兩種以上的產品”。??伍先生往年參加了多次建材聯盟的活動,“今年不會參加”的理由是,建材聯盟的模式對于消費者來說已經審美疲勞,整體家居體驗館更具優勢。??“轉單”是建材聯盟活動中暗藏的一個詞眼,意思是小單變大單,或者虧單變盈單。建材聯盟中的臨時品牌成員不一定每次都掙錢,也不一定每家都掙錢,一些商家面臨虧本的時候,便設法“轉單”,強加一些消費限制。記者最近參加過兩次類似的建材聯盟活動,消費者反饋的信息表明,許多消費者沖著禮品而去,真正想買的產品卻沒有商家所說的那樣優惠。??“如果建材聯盟活動中沒有賺到錢,個別商家會犧牲產品質量或服務提供給簽單業主,這是對消費者影響最壞的做法。”伍先生透露,每個建材聯盟成員都希望在活動中掙錢,同時指望其他成員優惠,由于活動運作缺少規模推廣,如今在建材聯盟活動中不開單的商家都有。??業內人士認為,整體家居體驗館模式目前是全國趨勢,部分地區已經達到20%的比例,其新鮮度高于建材聯盟,但也必須具備幾個條件:首先靠品牌帶動,雜牌做整體家居效果不明顯——桂林曾有一個自創的品牌,木地板、木門都做,出發點很好,欲打造本土品牌,但由于推廣力度和品牌影響力有限,約兩年后就倒閉了;其次,產品最好延伸相關領域,“跨界”風險大;第三,一定要實實在在地讓消費者看到實惠、一站式購物和服務的便捷,忽悠消費者是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