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成立23年的廣州標卓家具宣布破產重組,標卓家具董事長楊文杰給出的原因是:“從2010年開始,公司的擴大自營專賣店的經營決策失誤!”,并表示“公司所發展的四十多個直營門店一直虧損至今!”
而就在4月底,美克美家北京東三環店開業。這家自2001年成立至今的家居品牌已在全國40余大中城市開設了近80家直營連鎖店面。
前后兩則消息對比之下,不免引發業內人士思考,獨立直營店,到底能不能做?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下,如何做才能更長久?
新店是“移”而非“加”
4月26日,美克美家北京東三環店舉辦開業慶典。這家位于東三環北路邊的新店位置醒目。然而,這家店并非新增,而是“平移”,而此番已經是這家店的第三次轉移。
從最初的建外soho,到東四環朝陽公園附近,再到如今的東三環團結湖,談到東三環店的三次遷址,美克美家北京直轄區總經理盧烜說:“最早在建外soho,是因為看重國貿商圈。后來去了東四環,因為當時有泛海和觀湖國際兩個高端樓盤,我們想通過到樓盤里去做項目,開展更有針對性的精準營銷。現在,那兩個樓盤已經基本完成入住,那家店的使命也就完成了。所以我們找到了現在這個更具地標性的地方。”
另據美克美家高層透露,位于北四環的亞運村店8月也將從路南“平移”到路北。
不求量多但求選址準
“其實,說到‘大’店?多大算大?我們并沒有這個概念。”美克家居多品牌運營總經理葛承康說,他們把門店分為高檔店、旗艦店、衛星店、社區店等,開多大面積的店是根據品牌定位、顧客分布以及企業運營管理能力等綜合因素考量。
“我們會在重要的城市里設立旗艦店或者標準店。拿北京來說,東三環店2000平方米,是我們定義的標準店,4000平方米可以叫做旗艦店,北四環新店就有4000平方米,麗澤旗艦店則有5000平方米。”美克美家北京直轄區總經理盧烜表示,門店的界定是針對客戶群體,依據市場策略,在北京市場機動調整。“社區店一般不會超過600平方米,主要選址在高端樓盤的底商。”
“不論是何品牌定位,你要開多大面積的店,跟產品線的長短,以及你要提供給顧客的消費體驗有關。”在葛承康看來,同樣的面積,店面被設定為倉儲式還是顧問式,這又是不同的。“店的面積雖大,但產品重復陳列肯定不成,需要不同風格的產品用來支撐門店面積。”
直營連鎖獨立店
利于品牌塑造
為什么不進賣場而要做獨立店?對此,盧烜認為,直營連鎖更便于運營標準化的建立和對風險的管控。
時任美克美家零售多品牌首席運營官的克萊爾曾在去年A.R.T品牌上海旗艦店開業時表示,有個性、有特色的品牌不會在品牌云集的賣場里被埋沒。分析人士認為,這也從側面體現出企業經營者對品牌進賣場的隱憂。
但是據業內人士觀察發現,美克美家的獨立店面大多都選擇開設在賣場旁邊。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這樣的好處是既保持自身獨立性,又能借力賣場客流。美克美家正是采用了這樣的策略。
“我從不認為進賣場不好,也不認為獨立店最好。”美克家居多品牌運營總經理葛承康表示,直營或加盟都是成熟的商業模式,只是不同的商業戰略而已。“進賣場還是在外面開獨立店,跟企業自身戰略定位、品牌價值主張、目標客群等因素都有關。這種渠道通路的確定,一般是在品牌成立之初就有了清晰的戰略。”
“做品牌直營就像‘苦行僧’,發展擴張的速度相比代理或加盟慢很多,但它對品牌的打造會更堅實。”盧烜表示,企業采取一體化的運營模式,從上游的木材采購、制造、設計,直到零售店面,這種全產業鏈模式利于管控住風險,不像做代理或加盟,只要關注簽約與商品即可。
投入大對企業資金要求高
“做直營獨立店,對企業的資金要求非常高。不論是買店或租店還是建店,巨額的資金投入必不可少。美克家居作為上市公司,募集到的資金中,有相當大比例都用來開設直營連鎖店。”盧烜說。
4月初,美克家居通過非公開發行籌集向“多品牌”和“大家居”戰略轉型深化推進所需的資金。據美克家居股票公告顯示,通過此次融資將提高資產規模,優化資本結構,降低營運資金壓力,在充足營運資金的基礎上,抓住目前國內房市調控松綁,城鎮化激活內需,家具需求復蘇帶來的行業新發展契機,保障本次戰略轉型的成功實施,以提升市場占有率和增強行業地位,進一步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近日,經營了23年的廣州標卓家具宣布破產。談及標卓公司所發展的40多家直營門店虧損,董事長楊文杰在發送到其公司內部的郵件中總結,破產原因就在于企業2010年開始的自營專賣店擴張之路的經營決策失誤,四十多個直營門店虧損至今,靠不斷借貸來維持經營,終至現金流中斷,而投資者也不再敢進入。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與加盟店相比,自營對于企業自身的財力、物力以及人力方面的要求也更高。
而就在4月底,美克美家北京東三環店開業。這家自2001年成立至今的家居品牌已在全國40余大中城市開設了近80家直營連鎖店面。
前后兩則消息對比之下,不免引發業內人士思考,獨立直營店,到底能不能做?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下,如何做才能更長久?
新店是“移”而非“加”
4月26日,美克美家北京東三環店舉辦開業慶典。這家位于東三環北路邊的新店位置醒目。然而,這家店并非新增,而是“平移”,而此番已經是這家店的第三次轉移。
從最初的建外soho,到東四環朝陽公園附近,再到如今的東三環團結湖,談到東三環店的三次遷址,美克美家北京直轄區總經理盧烜說:“最早在建外soho,是因為看重國貿商圈。后來去了東四環,因為當時有泛海和觀湖國際兩個高端樓盤,我們想通過到樓盤里去做項目,開展更有針對性的精準營銷。現在,那兩個樓盤已經基本完成入住,那家店的使命也就完成了。所以我們找到了現在這個更具地標性的地方。”
另據美克美家高層透露,位于北四環的亞運村店8月也將從路南“平移”到路北。
不求量多但求選址準
“其實,說到‘大’店?多大算大?我們并沒有這個概念。”美克家居多品牌運營總經理葛承康說,他們把門店分為高檔店、旗艦店、衛星店、社區店等,開多大面積的店是根據品牌定位、顧客分布以及企業運營管理能力等綜合因素考量。
“我們會在重要的城市里設立旗艦店或者標準店。拿北京來說,東三環店2000平方米,是我們定義的標準店,4000平方米可以叫做旗艦店,北四環新店就有4000平方米,麗澤旗艦店則有5000平方米。”美克美家北京直轄區總經理盧烜表示,門店的界定是針對客戶群體,依據市場策略,在北京市場機動調整。“社區店一般不會超過600平方米,主要選址在高端樓盤的底商。”
“不論是何品牌定位,你要開多大面積的店,跟產品線的長短,以及你要提供給顧客的消費體驗有關。”在葛承康看來,同樣的面積,店面被設定為倉儲式還是顧問式,這又是不同的。“店的面積雖大,但產品重復陳列肯定不成,需要不同風格的產品用來支撐門店面積。”
直營連鎖獨立店
利于品牌塑造
為什么不進賣場而要做獨立店?對此,盧烜認為,直營連鎖更便于運營標準化的建立和對風險的管控。
時任美克美家零售多品牌首席運營官的克萊爾曾在去年A.R.T品牌上海旗艦店開業時表示,有個性、有特色的品牌不會在品牌云集的賣場里被埋沒。分析人士認為,這也從側面體現出企業經營者對品牌進賣場的隱憂。
但是據業內人士觀察發現,美克美家的獨立店面大多都選擇開設在賣場旁邊。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這樣的好處是既保持自身獨立性,又能借力賣場客流。美克美家正是采用了這樣的策略。
“我從不認為進賣場不好,也不認為獨立店最好。”美克家居多品牌運營總經理葛承康表示,直營或加盟都是成熟的商業模式,只是不同的商業戰略而已。“進賣場還是在外面開獨立店,跟企業自身戰略定位、品牌價值主張、目標客群等因素都有關。這種渠道通路的確定,一般是在品牌成立之初就有了清晰的戰略。”
“做品牌直營就像‘苦行僧’,發展擴張的速度相比代理或加盟慢很多,但它對品牌的打造會更堅實。”盧烜表示,企業采取一體化的運營模式,從上游的木材采購、制造、設計,直到零售店面,這種全產業鏈模式利于管控住風險,不像做代理或加盟,只要關注簽約與商品即可。
投入大對企業資金要求高
“做直營獨立店,對企業的資金要求非常高。不論是買店或租店還是建店,巨額的資金投入必不可少。美克家居作為上市公司,募集到的資金中,有相當大比例都用來開設直營連鎖店。”盧烜說。
4月初,美克家居通過非公開發行籌集向“多品牌”和“大家居”戰略轉型深化推進所需的資金。據美克家居股票公告顯示,通過此次融資將提高資產規模,優化資本結構,降低營運資金壓力,在充足營運資金的基礎上,抓住目前國內房市調控松綁,城鎮化激活內需,家具需求復蘇帶來的行業新發展契機,保障本次戰略轉型的成功實施,以提升市場占有率和增強行業地位,進一步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近日,經營了23年的廣州標卓家具宣布破產。談及標卓公司所發展的40多家直營門店虧損,董事長楊文杰在發送到其公司內部的郵件中總結,破產原因就在于企業2010年開始的自營專賣店擴張之路的經營決策失誤,四十多個直營門店虧損至今,靠不斷借貸來維持經營,終至現金流中斷,而投資者也不再敢進入。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與加盟店相比,自營對于企業自身的財力、物力以及人力方面的要求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