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幅員遼闊的中國,我們可以見到如下全球少見的“怪現象”——你的身邊不止一位二三線城市的朋友,專程到北上廣深親自采購IKEA大小產品快遞回家;北上廣深同樣日子不好過,不少人趁著去香港出差旅行的空擋,也專門光臨Lane Crawford家居店以及比大陸價低許多的無印良品大掃家用好貨。生活需求的不對等型失衡,在八十年代的中國曾經體現為某些近乎“變態”的緊俏——那些需要攢錢和關系才能買上的家電,或者少數人家才可以拿得出來而顯得特別體面的上海貨和進口貨。今天,比起時尚產業對中國市場的瘋狂占領和因此而來對于時尚奢侈品的喜聞樂見,國內外時髦好用的家用消費品仍然處于窄渠道和較平抑時期,因此“生活貿易”——這幾乎可以視作一種明確的市場訊號和投資方向。那么,問題來了:從哪里開始?
(圖注:新的生活方式創造新的產品)??從Ambiente開始??一旦確定需要投入一個行業,必須迅速得到資訊,往往異常省力的微信公眾號、朋友圈或者萬能的阿里巴巴最為誘人。但省力,就意味著獲取成本低,可以人人盡知,也意味著資訊的扁平化和另一種“霸權”——與信息經傳統媒體的篩選編輯是換湯不換藥。因此貌似“古董”的傳統實體展覽會,依然在這個嚷嚷著3D技術和信息爆炸的時代無法被輕易取代,仍然是全球貿易的重要所在。
(圖注:展會聚集了貿易領域的重要人物)
(圖注:Ambiente以貿易見長,專業觀眾可以直接掃描條形碼下單)??回到消費品類,大大小小的展會眾多,以“設計”掛帥的全球知名展會也一個個顯山露水。但真正有力量輻射全球生活的,是每年春季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辦的Ambiente展,起源于1949年年歷史的Ambiente中文意為“品位”。這個當今世界消費品類第一大展,不僅引領著當今世界消費品類展覽的最新潮流,是企業成功進入國際市場的重要貿易渠道,同時也是全世界生活整合品牌和買手青睞的頂級展會。
??(圖注:展會分giving、living和dinning三個大主題)??在Ambiente中你可以看到已經那些優質品牌已經成形的邏輯;能在集中的幾萬平米中輕松找到全世界最好的供應商;全球設計力量的展示讓找設計沒了門檻——德國人做展會的內在邏輯,與他們造機器和房子一樣——扎實、高效,而且經久不衰。??一起來創造需求??世界上沒有iphone的時候,人們對于手機的要求無非是打電話、發短信和堅固耐摔,如此符合人民需求的諾基亞,直到關門那天都沒有弄明白到底怎么了。“需求”是個很玄妙的事情,不是誰都能夠挖掘得清楚明白,所以有能力創造需求的品牌就擁有了在全球做生活貿易的可能性。??每個人都希望健康,但是對應的生活需求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荷蘭的BK品牌推出了一口控制時間、溫度的低溫滿煮鍋,不僅讓烹飪簡單化,更重要的是把健康飲食的操作難度降低到零。再比如,我們隱約認為餐桌裝飾很重要,德國的Rosenthal品牌創造了一種連花器都是藝術品的潮流,花材因此不成為一個絕對被依賴的決定性要素,一把新鮮的、不貴的野花,也可以爛漫得極有氣質。創造需求的出發點,是設計者和品牌商有著早幾步的念想,正是這種“殫精竭慮”,讓生意和生活都美好起來。??生活進入“自流平”時代??中國城市人口的爆炸讓生活方式上的需求變成了一個重要命題,我們習慣了在農業社會里的勞動和在匱乏年代的節省,面對這個花錢可以瀟灑些的時代,一度買無可買,只好去奢侈品店買包包買鞋子。比起來,曾經太過于緩慢和閉塞的生活方式推廣,讓急迫的人們無法在其中獲得新中產的感受。??好在內化開始了:你發現朋友們越來越多地曬家宴而不是會所和高級餐廳;很明顯包包和鞋子買夠了,女士們都開始買Wedgewood的茶具喝茶、Riedel的水晶杯搭配不同的酒——用得和穿得一樣好甚至比穿得還要好,這是潮流,也是逐漸沉淀的生活形態。漸漸的,國家地區之間的生活差異因為類似Ambiente之類的展覽會,因為生活貿易商的加入,拒絕信息不對等,進入“自流平”的時代。
(圖注:Ambiente展上Rosenthal品牌吸引了眾多目光)??所以,不光要去德國看Ambiente展覽,要去更多關注“世界人”會怎樣生活得更有趣,還要回到自身,真正尋找中國人的生活需求。??TIPS:Ambiente全稱為法蘭克福春季消費品展,自2007年開始在中國設有子展“中國(上海)國際時尚家居用品展”,因其國際背景和每年更換的國家展團力量,展會規格也相當可觀,本年度將于2015年9月17-19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