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5月7日,由一號家居網、中裝協、和君商學院共同主辦的“互聯共贏”2015中國“互聯網+家裝”戰略峰會在南京召開。互聯網達人攜行業大佬、資本巨頭、專家學者相聚峰會,共商“互聯網+家裝”模式進化論,共謀家居行業轉型之路。 5月7日峰會當天, 傳統裝修工人走上街頭,走進2015中國“互聯網+家裝”戰略峰會會場,表達了對互聯網沖擊下,傳統家裝工人生存空間遭到擠壓的“不滿”,并向參會的互聯網家裝大佬與專家求助轉型之道。 自從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提出“互聯網+”概念以來,引起社會各行業的廣泛關注,“互聯網+”至今仍是網絡熱詞。傳統裝修行業迎來互聯網革命成為必然。然而,“互聯網+”是什么?家裝行業如何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互聯網+”如何解決傳統家裝工人面臨的問題?就這些問題,各大佬及與會嘉賓分別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傳統家裝工人走上峰會講臺) 中國家居家裝電商研究院專家唐人提出了他對“互聯網+家裝”行業的思考。 唐人認為,互聯網簡單而言就是用戶與用戶信息互動,互聯網改造就是在改造用戶體驗。簡單來說,就是圍繞一個中心即信息互動;兩個基本點即更好的用戶體驗和更高的營銷。 和君咨詢合伙人趙大偉引入“小米”的案例,分析了“互聯網+”企業的生存之道。他認為,通過“用戶中心”“數據驅動”“生態協同”三大核心,小米公司實現了高增長高收益,而盈利點并非來自于賣手機,而是數據化營銷與“經營生態”。

(圖為和君咨詢合伙人趙大偉作主題演講) 趙大偉解釋說,對小米而言手機只是用戶入口,互聯網企業通過這一入口將更多的有效客戶吸引進來,通過其他產品利潤的交叉補貼,實現企業總體的盈利,這也真正做到了“更懂用戶”。在這樣的模式下,用戶付出的單件產品價格更低,性價比更高,企業也實現了高盈利和可持續性的發展。在互聯網思維下,家裝行業也應如此。 一號家居網總裁張小輝表示“要做家裝行業的變革者、傳統家裝行業的攪局者和顛覆者。”張小輝認為互聯網家裝產品的推出,實際就是以互聯網的思維和模式來經營家居裝修行業,解決了家裝周期長、過程不透明、價格虛高的痛點,在價格與時間上追求極致。 “比如傳統裝修中要價10萬塊的工裝,在互聯網家裝模式下,壓縮了30%-38%的分包利潤,價格僅需六萬五左右。”張小輝解釋說,傳統家裝公司在裝修總費用中的抽成高達35%,相對比一號家居網施工抽成、工程管理費和材料返點均為零,利潤來源點主要運用家裝金融模式,從中賺取銀行15%,通過集采行為賺取廠家10%來獲得利潤。

對用戶而言,互聯網家裝實現了實時看到施工狀態,免除分包利潤,設計師、項目經理和工程監理全部“上線”意味著更多選擇,而工廠直供(F2C,即factory to customer)的家具銷售模式摒棄中間環節,實現直接的廠門對家門無縫對接,令消費者可以選購到價格更優的家居產品。 通過大數據實現更懂用戶,轉變贏利點和盈利模式,成為了互聯網家裝的競爭力所在。 在互聯網家裝蓬勃發展的同時,傳統家裝受到“互聯網+”模式進化的沖擊和生存空間擠壓,為求生存頻頻出招。有些嘗試線上下線結合的道路,有些舍棄施工利潤,不可否認的是,家裝行業在經歷一場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