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在2015年兩會后已經上升為國家行動,是一種新經濟形態,是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升級,推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各個傳統產業相結合,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給傳統行業帶來革命性的內在變革。
站在“互聯網+”的創業風口上,你想加的是什么?
胡元馨的答案是:互聯網+大家居。
作為房地業高度相關的裝修、建材、家具組成的大家居行業足有十萬億元的“金礦”,但由于涉及產業鏈條多,牽涉環節多,非標準化的過程產品特點突出,大家居要真正整合極為不易。所以傳統家裝企業發展了近20年規模依然普遍偏小,“大行業、小企業”現象困擾著行業內外各路英豪。“互聯網+裝修”,被公認為難以觸及的“處女地”。
“只有站在整合產業鏈高度思考和架構適當的商業模式,才能夠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聯動作用,改造提升整個產業鏈條的運行效率,把消費者的‘痛點’變成超預期的‘爽點’。”胡元馨分析道。
早在1991年讀大三的時候,胡元馨就擁有了自己的廣告傳媒公司。畢業后創辦福建省第一家電視購物企業,并開辦IT公司,成為福建第一批通過軟件認證的24家企業之一。一系列成功的創業舉動也讓胡元馨得到了“福建省杰出青年企業家”的稱號。
現在,胡元馨是大家居產業互聯網專家,曾到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高校授課演講;他是產業互聯網平臺———食安居的創建者,旨在打通家裝、主材、家具組成的10萬億元市場規模的大家居行業以及食品行業,打造重度垂直行業的“京東”。
“但是,目前中國的家裝市場仍然很不透明,家裝行業的信息不對稱讓很多傳統裝修公司有了可操作的空間,低價攬客、換料賺利、增項增利、做完不管,糾紛多,投訴和解決難,供應鏈效率越低下,供需矛盾不斷激化,整個市場嚴重缺乏契約精神等這些問題讓消費者頭疼不已。”因此,胡元馨希望搭上“互聯網+”的順風車,徹底顛覆家裝行業的傳統模式,帶來“五大裝修革命”。
胡元馨說,第一,針對消費者要先給傳統裝修企業預付款百分之五十到六十從而幾乎喪失話語權的現狀,我們采取將裝修款打到誠信度高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方式。先施工,后付款,驗收合格后滿意才給錢,規避了傳統裝修陷阱。